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职场生存记:2020年的你还好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罗赟 │广州报道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减少22.61%,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减少9.38%。以往春节后的“跳槽热”并未出现。

而直播行业人才需求逆势上涨、专业服务成为唯一中高端求职者平均期望月薪出现上涨的领域,又展现了职场生态的另一面。

“停薪留岗的日子里,我开始寻找直播相关的工作”

“Do you like this dress?”3月底时,广州地一大道服装批发市场里,贸易公司的翻译伊娃在一档店铺里和毛里求斯客户视频直播试衣的画面犹在眼前。

如今,由于国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外单大面积下跌,伊娃正处于无限期停薪留岗状态。

“我现在是一边等待复工一边找新工作,仔细对比之后只面试了一家做直播的公司。”伊娃认为,直播是朝阳行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该行业更吃香。

虽然疫情使得线下娱乐场所经营和消费活动受限,但刺激了“宅经济”的增长,尤其是直播经济。智联招聘《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后1个月内,与直播相关的招聘职位数同比提高83.95%,招聘人数增幅更是高达132.55%。

伊娃在贸易公司工作一年多,经历不算丰富,她期望自己此前在贸易公司帮助国外客户选品取货的经历能够有所助益,而从事直播行业也能为自己积累一定的客户资源和工厂资源。

“之前面试的是主播职位,产品涉及服装、护肤品、鞋子和包包等,面试官最关心的还是求职者对这份工作有没有热情。”伊娃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会继续找类似的销售类工作,自己也比较有激情和动力从事该行业。

但是,对于新入门的直播人才,目前并没有成熟的培训体系,只能在实践中摸索,而本轮疫情带来的直播电商火爆持续,直播电商缺人的状况或会持续到下半年。

对此,广州市商务局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支持发展直播电商,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直播机构,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

“咨询行业里,只要公司规模够大,就不会因为短期业务暂停而裁员”

“今年复工晚,而我从老家回广东也是经过重重‘关卡’,庆幸能在2月底回到工作岗位。”广州一家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沈楠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她所居住的县城“封城”期间,还是会担忧春节假期结束后超过1个月未到岗会不会被裁员。

随着四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传统审计行业形成“垄断地位”之后,他们开始积极拓展咨询业务,我国本土咨询公司数量也进入了增长期。

大众对该行业的了解大多源于影视剧《我的前半生》,剧中主要讲到的是商业咨询。其实,政府项目的咨询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而高薪、专业、加班确实是这个行业的真实写照。

沈楠刚开始从事咨询行业时经常加班到后半夜,有时候回家洗个澡再到公司加班,这样的日子也让她很快得到了升职加薪。成为项目经理后的沈楠,加班变少了一些,但加班和出差还是这个行业永恒的日常。

不过,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大部分项目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外地的项目暂时也没办法到现场核查等,所以,沈楠表示,这两个月可能是这几年来最“闲”的日子了。

目前,沈楠的团队主要承担财政绩效评价业务,根据财政工作计划,他们二季度要做去年财政项目的事后评价,三、四季度做今年财政项目的事前评审,有时候三季度也要做去年财政项目的事后评价,因此,二、三季度本应是最忙碌的时期,但现在看来,这部分业务都要挪到下半年去做了。

“咨询行业受疫情影响有限,只有工作量分布上的变化,而且公司规模够大的话就不会因为两三个月业务暂停而裁员。”沈楠表示,毕竟之后业务高峰期来了,招人是很麻烦的。4月下旬起,沈楠和团队成员们也开始有了广东省内的出差任务。

沈楠认为,绩效评价业务在未来10年都将处于业务扩张期,5年左右可能形成普遍的行业规范。“业务板块的不断拓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出现,但末位淘汰机制下也会有很多公司逐渐出局,只有优秀的公司才能存活下来。”

总体来说,中大型咨询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高,行业也正处于上升期,所以,沈楠短期内都不会考虑跳槽到其他行业,在行业内的再择业也一定会伴随期望薪资的提高。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Q1报告:大数据解析疫情对中高端人才招聘与求职的影响》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高端求职者投递人数同比下降0.8%。其中,投递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翻译等)的中高端求职者占比却增长明显,比去年同期上升1.26个百分点,而专业服务也是唯一中高端求职者平均期望月薪出现涨幅的领域,同比上涨0.64%。

“今年律师业务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未来的法律服务模式将更为灵活”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林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受疫情影响,他们2月、3月基本都是线上办公,4月中下旬才恢复正常上班,这就导致团队在业务开展及营销、客户服务和工作效果上都大打折扣,而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整个律师行业都是不利的。

“从行业来看,受疫情影响,律师业务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对行业的就业形势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杨林表示,就业机会减少,加上薪资标准下调等,导致今年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和行业内的再择业都面临较大压力,但是,优秀的中高端人才则不太会受此影响。

同时,经过此次疫情,杨林和团队成员也意识到线上服务、数据分析和预设应急方案的重要性。

除了线上服务将催生较为稳定的服务模式外,杨林提到,律师行业在今年乃至接下来的5年会发生较多新变化,如未来实体经济的法律服务模式将更加灵活,法律服务也将更加市场化,并将重心转移至对客户实际需求的关注和满足上。

国内9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律师协会先后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数据报告显示,近年来,公司律师(为公司提供公司法意义上的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律师人数的增长速度,前者在未来有望成为律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中亦提及,在业务层面,一线城市非诉讼业务发展得更好。在非诉讼业务中,北京的知识产权业务数量遥遥领先,西安涉及公司法的业务相对较多,金融银行与建筑工程紧随其后。

杨林认为,这些都表明只有适应市场和客户的理性成长才能提高自身及团队在行业内的抗风险能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伊娃、沈楠为化名)

责编:吕江涛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