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直击上海入境人员隔离点

全力以赴,守住国门,守护上海。上海目前已调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二级响应机制,但眼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刻不停歇。

防疫、生产两手抓系列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6期)

p50 3 月25 日零时起,虹桥机场暂停所有国际、港澳台的进出港航班业务。人民视觉

3月25日零时起,虹桥机场暂停所有国际、港澳台的进出港航班业务。人民视觉

“除去不能外出,这一个14天的‘假期’也是十分惬意的。我愿意遵从国家的安排,因为我享受了国家的福利,同样也需要履行义务。”3月23日,已经解除隔离的留学生小张回家前给上海浦东某集中隔离点前台手写了一张留言卡片,只言片语包含了深情。

14天前,小张从意大利回到上海在隔离点集中隔离。

目前,上海浦东共有34处集中隔离观察点容纳了来自24个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入境人员,小张从浦东机场下飞机经过了填表、测温等一系列手续后,就被大巴直接送到了浦东的这家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3月25日零时起,虹桥机场所有国际、港澳台航班转场至浦东机场运营。虹桥的境外航班转场浦东后,检疫人力将更加集中,管控更严格。

全力以赴,守住国门,守护上海。上海目前已调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二级响应机制,但眼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刻不停歇。

自3月26日18时起,对入境来沪的全部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隔离健康观察(对入境的外交人员和从事重要经贸、科研、技术合作的人员,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此前的3月22日,上海宣布对所有非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来沪人员进行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外防输入”是当前本市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上海更新24个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名单:日本“OUT”, 菲律宾“IN”

根据境外疫情发展态势,结合上海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实际,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对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地区)名录作出了微调,即在原有24个疫情防控重点国家(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瑞典、比利时、挪威、荷兰、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希腊、捷克、芬兰、卡塔尔、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名录中,将日本调出,增加菲律宾为重点国家。

26日“新政”之前,上海的政策是,从3月23日零点起,凡在进入上海市之日起的前14天内,有上述调整后的24国旅居史的所有中外人员,一律按照规定严格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最新数据显示,47.9%的重点国家入境旅客经非重点国家转机入境。这说明做好对非重点国家入境人员检疫工作,是上海做好口岸防输入工作的重要环节。

上海海关副关长蒋原介绍,海关从全关范围紧急调配关员支援空港一线,由原编制在岗的500人增加到了1132人,24小时不间断运作,全面强化口岸现场的检疫力量。同时,上海海关还根据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和上海口岸疫情防控需要,着力做好后续增援人员储备与调配工作,视防控需要,随时调配到岗。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通过严格实施登临检疫、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检测以及健康申明卡审核,上海海关第一时间筛查分离有症状或存在较高风险的重点人员,对有明确症状的旅客立即启动“120模式”,直接由120车辆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症状不明显但有旅居史、风险较大的旅客启动“130模式”,即直接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集中采样,根据检测结果,再做后续处置。

通过“120模式”“130模式”,有效管理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

p51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 航站楼,工作人员对入境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工作人员对入境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虹桥机场3月25日零时起暂停所有境外航班 ,浦东机场承压

为集中力量做好航空口岸的境外疫情防输入工作,经批准,自3月25日零时起,虹桥机场暂停所有国际、港澳台的进出港航班业务,并将虹桥机场此前所有国际、港澳台航班转场至浦东机场运营,保留虹桥机场国际、港澳台航班备降功能。

上海市卫健委25日通报:3月24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9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3月24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94例,现有14例境外输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据 “上海发布”信息显示,所有的确诊病例均是入关后,在严格落实管控的前提下发现并确诊,海关检疫、机场120直接送医疗机构排查、隔离。

“希望境外同胞也首先做好自我防护,返家途中做好全程防护,如实申报,保障自己健康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负责。”有网友在“上海发布”站内留言道。

34个隔离点共接收入境人员8939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3月25日零点起,北京已进一步升级举措,所有从北京口岸入境的人员,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离观察,全部做核酸检测。隔离观察费用自理,检测费用按照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等有关规定执行。不过,上海暂未“升级”隔离要求,入境人员依旧可以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居家隔离。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在3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社区居家隔离要求:

一是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绝对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承诺一起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经核查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实行集中隔离。二是进入社区居家隔离前,必须先通过核酸测试。三是居家隔离人员绝对不能离开住所。擅自离开的,一定依法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曾群强调,上海居家隔离严格“一人一户或一家”,社区落实居家隔离政策中外人士一视同仁。

某位参与隔离点工作的王姓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解释:“我们要守住国门,原则上从国外回来的都要隔离14天。居家隔离必须要满足条件,居委会会去家里看,不管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都只能一个人住。家里人也不能陪伴。如果不能满足上海有固定住所等居家隔离条件,都要被送往隔离点集中隔离。”

虽然上海每天还在加开集中隔离点,但仍旧满足不了入境后集中隔离的需求。3月3日—24日上午7时,浦东34个隔离点共接收机场转送重点国家入境人员8939人。 

据上海某酒店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的酒店已被政府部门征用为境外人员来沪集中隔离点,共有16名医护人员参与500人的隔离工作。

有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接手后,目标要把酒店隔离为两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一个是清洁区、一个是污染区,这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酒店是立体的,楼层之间做到隔断独立难度很大,要发挥我们的专业水平。隔出来后开始收客人,这些客人到国内从开始填表格、测体温,到最后决定被送到隔离点,去哪个酒店隔离都是随机的。我们这接到指令说一会儿有航班下来的旅客入住酒店,我们就穿好防护服在酒店的侧门做好迎接工作。”

“带他们来酒店隔离的大巴司机也都是穿着防护服的,我们默认他们是带有病毒,当然没有是最好。每个人下车后进入酒店前还要填一次表格、量次体温,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陪着他们进入住宿房间,进去后这14天他就不能出这个房间的门了。”上述医护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这些集中隔离的客人对“服务”的需求五花八门,医护人员甚至要承担取快递、收垃圾、取外卖的工作,最长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每天睡觉不超过4小时,基本24小时要“在线”。

有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有些客人喜欢点外卖。在送餐的一小时内,我们16个人要把500人的餐点包括外卖送到他们每个隔离房间的门口,工作量是巨大的。”

“之前在酒店隔离是免费的,但从3月21日开始,上海各个集中隔离点开始收费管理,分为150、200、300元三档。但即使是星级酒店收费300元也会遇到问题。有的客人会说:‘我来的时候你们跟我说是免费的,没住几天要收费了,那你让我回去好了’。有的说:‘我经济条件不好,我换150元的行不行?’有的说:‘我们一家4口一起来的,你让我住一起省点钱行不行?’”某隔离点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诉求不无道理,但很难一一满足,我们都要尽量说服他。”


2020年第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