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陕西 > 正文

“兴”特色产业,“鼓”群众腰包!洛南洛源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  “西洋参点播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行距株距均匀,种子选择颗粒饱满。”3月26日,走进洛南县洛源镇龙潭村,30多名工作人员在闵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闵小林的指导下,正在热火朝天的整地、拢行、点播。

ͼƬ15852901025131

龙潭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西洋参,是该村的一大传统特色产业。他们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发展目标,先后成立洛南县闵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秦岭西洋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以西洋参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产业链。目前,全村建成西洋参种植基地70亩,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可带动贫困户67户,人均增收3000元。

ͼƬ15852901049312

而位于洛源镇腰庄村的秦农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内同样一片忙碌,2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食用菌装袋、摆放、高压灭菌。食用菌种植是该镇的另一个特色发展产业......

秦农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是洛源镇集中开工的扶贫产业项目,也是该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目前,已建成用于食用菌研发、菌袋生产、种植、初加工的食用菌制菌厂,建成养菌和大棚生产示范基地,日用工人数达150人左右,年产食用菌菌种600-800万袋,带动该镇1500余贫困人口增收。

ͼƬ15852901058553

近年来,洛源镇立足地域实际,坚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壮大地域品牌不动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群众自主发展相结合,按照“兴菌、扩药、稳粮、活三产、促劳务”思路,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主导的富民产业集群,以豆腐干、红木家具、西洋参、玉米面条加工、洋芋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以连翘、金银花、川乌、重楼、五味子等中药材为主的传统产业,建立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也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群众家门口务工,产业基地里脱贫。

“自己和丈夫年龄大了,没啥技术,外出务工不好找活,现在可以在闵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务工,每天收入50元,既可照看家、还可挣工资。”龙潭村七组贫困户江淑会说,在龙潭村和她一样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天都有40多人,同时还以流转土地方式入社,每亩地可分流转费600元,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ͼƬ15852901063194

“受疫情影响,最近每天上班25个人,每天可生产菌袋1.3万到1.5万个,每天每人可挣工资100元左右,只要掌握了技术,男女老少都可以干。”秦农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务工人员李改芹说。

“今春以来,我们洛源镇坚持防疫和产业发展两手抓,率先复工复产秦农坊食用菌、闵农中药材、洛之源食用品、永乾锐服装等十家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可解决贫困人口3000余人就业,年增加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 洛南县洛源镇镇长陈炜说。(文图/冯江慧 陈晓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