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江苏 > 正文

江苏民政部门扛起民生保障政治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陈瑜) 江苏民政部门关注老、弱及困难群众等易感染群体的疫情防控,突出民政服务机构管控,深化社区联防联控,引导社会多元参与,强化政府兜底保障,织密织牢老弱困难群体防疫和保障网。

镇江:“参与式”社区治理彰显防疫优势

镇江市民政局前期开展的“参与式”社区治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参与式”社区治理是指以建设熟人社区为目标,将社区中的陌生人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活动,为社区居民赋权、赋能,形成邻里互助协作关系,共同推进社区整体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

2017年起,镇江市民政局在全省首家开展“参与式”社区治理,实现了沟通服务群众“零距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735个城乡社区,近7000名城乡社区工作者为居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家门口的“防疫墙”。

助力物资聚焦“快”字。疫情发生后,社区作为一线防控力量,不仅缺少消毒液、体温枪等,就连保障自身安全的口罩也捉襟见肘。“参与式”治理的社会组织利用其社会资源广泛的优势,多方协调,将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防控物资送交给社区工作者手中。

信息摸排聚焦“广”字。面对疫情,各类自组织在社区的号召和社会组织的带动下,主动投入到一线,累计摸排居民8650户、零售业商铺25户,并每天定时上门确认外地返镇人员情况,准确率100%,有效延伸了社区立体防控的广度和深度。

人员定位聚焦“准”字。社区充分发挥楼栋单元邻长地熟、人熟的优势,迅速定位疫情可疑人员。如:五凤口社区接到居民举报称,有人从武汉返回镇江,由于线索不全,社区和小区物业一时无法定位被举报人。社会组织接到通知后,立即比对前期入户调查资料,发动多位邻长参与排查,仅用3个小时就找到了被。

防疫宣传聚焦“实”字。防疫宣传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环节。为增强宣传针对性,社会组织社工以对待防疫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和乐观主义情怀,自编顺口溜《决心书》,印发各社区自组织,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诙谐幽默又郎朗上口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的防疫认知。

南通: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南通市民政局指导各地及时将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该局在实施临时救助中,简化审核审批程序、下放临时救助审批权的同时,放宽了户籍地申请限制,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非户籍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也可以实施临时救助。2月份以来,该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99人次,发放资金18.05万元,人均临时救助金额、审批时效均大幅提升。

今年26岁的小初(化名)家住港闸区陈桥街道丽康花园小区,他的父亲生前因脑血栓入院手术治疗,医疗费仅自费部分就花去18万多,这让家里生活入不敷出;他的爱人一直休假在家负责照看85岁的奶奶。家里就他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未料因于疫情,工作没了着落,全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指导他申请临时救助。

为了防止人员集聚和来往审批流动带来的疫情蔓延扩散风险,港闸区民政部门迅速安排陈桥街道民政办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对该户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经街道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在半个月内,12240元的临时救助金就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

除此以外,为进一步保障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南通市民政局还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全市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的通知》,对全市7.2万名在册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按照每人每月120元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主要用于疫情期间购买防护用品。同时,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困难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合计600余万元,进一步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

扬州:特殊困难对象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扬州市民政局紧盯“五个一”任务,设身处地为特殊困难对象着想,把对这类对象的关切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做好照护探视和兜底保障救助工作。

组织一次大排查、大走访。再次组织发动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以及网格员,梳排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留守(空巢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民政救助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对摸排过的民政救助对象分类别做好照护探视和救助工作,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缺一人,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准。

发放一封“救助告知书”。向民政救助对象发放“疫情防控期间救助告知书”,内容包括: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应该享有的政策和待遇,市级举报电话和求助热线,以方便困难对象遇到困难有人找、找对人,能及时得到救助。

建立一张“联络图”。分类绘制救助对象联络图,对所有救助对象的联系电话进行登记,如没有联系方式的,登记其实际照料人的联系方式,确保随时随地能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健康状况。疫情防控期间,要求对特殊困难对象通过电话询访的方式一天一探视,一旦联系不上即入户探视。

强化一系列关爱措施。灵活应用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及时将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状况和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物品代购、费用代缴、人文关怀、照料护理等救助服务;对患病、失能与半失能的服务对象增加探视照护的频次;对突发重大疾病的人员,协助及时安排送医救治。

建立一套投诉快办问责机制。对疫情防控期间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贯彻上级要求不坚决、措施不得力的坚决严肃处理;并建立举报投诉快查、快办、快转机制;建立首问负责制,以最快的方式回应特殊困难对象的诉求。

无锡:发放临时生活补贴资金超千万元

无锡市民政局在江苏率先发布多项民生保障政策,为困难群体“遮风挡雨”。

湖北籍的小伙小尹是该市新吴区一家企业的员工,疫情发生后,小尹突然陷入了困境,既租不到房子,又没地方打工。在拨通外来务工人员救助热线后,旺庄街道按照相关政策,先让他在隔离点隔离了14天。隔离结束后,安排他在隔离点当起了义工,解决食宿问题。随着工厂陆续复工,又张罗着给他找工作和住处,让小尹的生活回归原来的轨道。

像小尹这样接受临时救助的,共有761人次,共发放物款168.62万元。除临时救助对象外,1~2月份,全市还有4.25万名困难群众在救助政策的庇护之下,按每人每月12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全市已发放1088.5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49万人次;按提高50%的标准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累计发放743.42万元,惠及特定困难对象4.12万人次;对城乡低保、散居特困供养和散居孤儿家庭进一步增加水气免费使用额度,惠及困难家庭1.37万户、1.68万人。此外,全市新增办理低保127户、189人,特困供养对象18户(人)。

救助不仅要及时,更要“精准”。滨湖区民政局委托安康通居家援助服务中心推出的“温情电话连线”服务,以及时了解困难老人的诉求和状况。一个多月来,拨打温情电话近1.3万个,并前后三次为区里的困难群众送上口罩、消毒液、蛋、肉等必备物资以及口粮。

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江阴市联合爱心企业发放价值100万元的物资;宜兴市发放8.8万余只口罩;梁溪区派人上门探望并开展生活照料帮扶132人次;惠山区为每户困难家庭每天发放15元的蔬菜代金券……通过这样“一户一策”式的帮扶,切实打通困难群众保障的“最后一厘米”。

盐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疫情防控

盐城市民政局充分运用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社会组织管理局鼓励、动员、引导社会组织主动、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社会组织的担当作为。

该市社会组织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会员科学预防、理性应对,营造出社会力量参与战“疫”的浓厚氛围。

滨海县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线下发倡议书2000多份,悬挂条幅50多条,张贴宣传画300张,出动宣传车20多次;线上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发布防控宣传视频;滨海县作家协会以微信公众号滨海文学为阵地,开辟抗击疫情艺术作品宣传专题,宣传科学防疫知识。

全市社会组织秉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积极组织捐赠活动。食品行业协会募捐折款61.1万元的防疫物资送至南京四家医院;商会协会捐赠2080箱牛奶,捐赠给18家市直定点医院及发热门诊;东台市义工联合会筹集50万副一次性医用手套,直接发至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大丰众心助困联合会通过“邀请你一块做好事”活动募集善款8.45万元,银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冬泳协会、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自行车协会、美容美发协会等一大批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的形式驰援抗疫一线。

滨海县齐心社会服务中心组建“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志愿人才队伍,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亭湖区久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一餐饭温暖一座城”活动,免费为社区工作人员送餐;建湖县义工联、建湖助残协会、阜宁爱的港湾志愿者协会、阜宁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射阳县助残志愿者联合会、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等志愿公益组织积极配合属地街道社区,每天组织志愿者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发传单、拉横幅、摸排登记、车辆检查、严守卡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淮安:温情关爱社会救助对象身心健康

淮安市民政局实施“互联网+”温情关爱服务。该局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从10个方面细化42项具体措施,扛起底线民生保障政治责任,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对象的兜底保障工作。

推行“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的改革救助模式,为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环节,实现“网上申请,一站审核”。对已经纳入低保的4.3万户困难家庭,可视情延长定期核查时限。

运用“社区APP”平台,通过社区联防联控排查,把困难家庭中被隔离人员、暂时不能外出务工人员列为临时救助重点对象,采取“资金+物资”的救助模式,丰富救助内容。全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5648人次,支出资金145.89万元。其中28.09万元用于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向困难群众发放。洪泽区为9.77万名贫困边缘户按每人80元标准交纳“防贫保险”。

结合1月份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8%,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发放程序,向10.98万名民政保障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金557.76万元。

紧盯“一老一小”等易感脆弱群体,开展24小时“线上”服务。运用“淮安市虚拟养老院”平台,向12648名老人发送自我防护提示短信;为33644名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服务,了解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需求,为1822名老年人提供代购代送、紧急送医、房间消毒、个人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清江浦区动员2000余名社区志愿者为敬老院、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送防疫用品。

对全市44363残疾人、1799名困境儿童和19301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巡访关爱。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QQ、微信视频等,远程排查疫期保障对象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开通市、县区6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4小时服务热线,对因监护人感染疫情或需要医学隔离观察无人监护的救助儿童,提供个案转介、帮扶救助、心理关爱等服务。

连云港:把服务对象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连云港市民政局把服务对象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完善制度机制,落细落实防控措施,内防感染、外防输入,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严格机构封闭管理。对全市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及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全部实行临时封闭管理。明确养老机构一律不得接待走访、慰问和探视老人的外来人员,暂停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外出看病或回家过年的老年人,返院后全部隔离观察;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停止组织集体活动;暂停居家上门养老服务以及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集体性关爱活动;实行工作人员留班作业,禁止不必要的人员进出,采购物品实行无接触交接等。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共封闭管理老人4500余人,离院过年老年人900人,已返院225人(其中 4人还在进行隔离观察),其余675名劝其暂缓返院。

加强机构内部防疫工作。对救助管理站内滞留及站外托养或治疗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全过程重点管理;针对不具备留班轮班条件、不宜封闭管理的民政服务机构,紧盯人员进出这个薄弱环节,深入细致摸排。对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及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全面排查其本人及家属的外出史、重点疫区人员接触史,了解工作人员休息期间动向,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排除外部输入风险。

夯实防控物资保障。解决困难群众防控物资缺乏问题,提高困难群众疫情防控能力;市、县民政部门先后筹集口罩4.32万只,发放给城乡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市“三无”人员等;全力配备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农村敬老院内防控物资,先后筹集发放口罩5万只、医用酒精3200升,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发放、重点民政服务机构有保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