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六大行”:发放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防疫物资企业复产

截至2月20日,支持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已超过7940亿元,包括专项再贷款,六大行支持了1826亿元。

央企:国企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3、4期合刊)

奋力战“疫”,银行资金支持“弹药”。

截至2020年2月20日,已有727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获得了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后,这些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年化融资利率为1.3%,低于国务院不超过1.6%的要求。

从1月31日人民银行等机构提出金融支持防控新冠肺炎开始,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以下简称“六大行”)等银行采取有力举措,支持重点企业战“疫”。

p35

“专项再贷款+贴息”  组合拳出击

1月3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财政部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中提出,“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中央财政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再贷款是指由人民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给各客户的贷款,目的是运用临时性贷款来调节基础货币供应和引导信贷投向,并可进一步影响利率,主要包括专项政策性、金融稳定性、信贷政策支持和流动性等类型的再贷款。

再贷款在我国曾于多个特殊时期应用。例如,人民银行1999年开办支农再贷款业务。 2008 年汶川地震时,人民银行等部门安排增加灾区 200 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如有需要可再适当增加。2016 年人民银行设立扶贫再贷款业务。

2月1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将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区、市)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总计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要求获得再贷款资金的银行向应对疫情的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获得专项再贷款企业同时能获得贴息,融资成本降低。同在2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意味着获得专项再贷款的企业,可以按照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实实在在降低了融资成本。

对于专项再贷款加贴息的组合拳,光大证券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单独使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或财政贴息政策,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单独使用专项再贷款政策,需要投放负利率的专项再贷款。如果单独使用贴息政策,则不容易对银行贷款行为形成约束。“专项再贷款+贴息”则联袂形成了合力,互补性地化解了问题,体现了疫情防控中的“全国一盘棋”。

存贷利差低  

六大行给“口罩”“防护服”行业贷款

国务院2月5日常务会议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确定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

发放专项再贷款,各银行存贷利差约为1.5%。2月7日,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紧急通知(财金〔2020〕5号)(以下简称“5号文”),对此次专项再贷款进行了具体细项上明确。5号文要求,各银行从人民银行获得贷款、向企业发放贷款的上限,分别是上月的1年期LPR(编者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上月LPR是4.15%)下浮2.50%、下浮1%,能够计算出各银行从人民银行获得贷款的成本、发放贷款利率上限将是1.65%、3.15%。获得贷款的企业同时获得50%的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将低于1.6%。同时也能算出,各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存贷利差最高约为1.5%。(编者注:获得贷款1年期LPR下浮2.5%,贷出1年期LPR下浮1%,中间利差1.5%)

六大行2019年上半年的存贷利差算术平均值2.05%。《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阅六大行2019年上半年半年报,六大行存贷利差均高于1.5%,算术平均值是2.05%,各银行从高到低顺序分别是邮储银行2.51%、工商银行2.13%、建设银行2.12%、农业银行2.02%、中国银行1.83%、交通银行1.67%。交通银行的存贷利差最低,也高于发放这项政策性再贷款所获得的存贷利差。

上述银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果从银行运营盈亏角度看,六大行发放专项再贷款,难言获利。据银行业协会数据,对于人民银行再贷款名单内的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65%~3.15%,工商银行多数执行最低利率,如中国医药集团、中粮集团下属的子公司等。

获得贷款的企业,享受50%贴息后,融资成本低于1.6%。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认为,专项优惠资金对医疗用品生产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必不可少。利用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解决目前防控用品紧缺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对疫情防控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对银行业而言,考虑信贷成本后,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不超过30亿元,相对于每年银行的净利润而言,这些收入的正面影响十分轻微。

与此前“先审批再放款”不同,本次专项再贷款实施“先贷后借”的报销制,5号文要求,金融机构按照风险自担原则对名单内企业自主决策发放优惠贷款,按日报告贷款进度,定期向人民银行申领专项再贷款资金。

从各银行披露的贷款案例看,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口罩及保障市民生活企业,是各银行放贷主要对象。邮储银行对口罩上游企业进行了信贷支援。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对接了口罩生产企业的融资需求。在2003年抗击“非典”行动中,曾供应北京小汤山医院防护服的际华集团,本次承担了首批50万套防护服的生产任务,交通银行为这家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当日回复,当天完成审批,次日即实现贷款发放。中国银行向保障市场供应的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汇福粮油等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

据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月20日,支持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已超过7940亿元,包括专项再贷款,六大行支持了1826亿元。


2020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