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欢呼白衣天使形象回归

祝丽平

辩证法告诉我们,坏事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好事。自阻击新冠肺炎之战打响以来,此“变”之一就是:医生、护士形象高大,白衣天使之于我等是那样可敬可亲,乃至可以生命相托。

有道是,人必自助,然后人助之。

是来自内地近两万名医护人员以慷慨赴鄂、舍身抗疫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医务工作者是大写的人!

是全国一万多家公立医院在疫情袭来时,家家坚守岗位、救死扶伤,进而回答中国践行革命人道主义的主力军何在!

是奔走在广袤乡村的数以百万计的乡村医生配合数以千万计的基层干部,织就了一张防疫大网。较之抗战根据地不让鬼子进村的铜墙铁壁也毫不逊色……

笔者52年前作知青处的乡亲们,称医生为“郎中”;目前户口所在地北京的街坊们,称医生为“大夫”。“郎中”、“大夫”均为古官职。这说明医护人员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都受尊重。可为什么此前时不时有伤医之痛,甚至有人发惊世之叹“再无人学医从医了”?我们在白衣天使形象整体回归的当下,在继续谴责伤医歹徒的同时,是否从“生产/流通/消费”三者关系上做些思考?我们医学教育,是否突出了“医者仁术”的特殊点?确定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待遇,是否能将其(医生、护士)与公务员(郎中、大夫)一视同仁?患者就诊,是否应自我提醒“得看医生,但医生是人不是神”……

“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在和郭沐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首七律中吟诵:“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真善美与假恶丑从来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不正是新冠肺炎袭来,才使我们得以欢呼奋起抗击的白衣天使形象回归,并思考相关问题的吗?正所谓不经历不认识,不思考不提高。抗击新冠肺炎之后,我们会更好!

(责编:李慧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