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央行透露,未来中国的数字货币体系是这样的

文 | 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 记者 宋杰

11

2019年下半年,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文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图为《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的“金融科技”分论坛现场。

回眸2019年,科技创新正在急速改变着金融行业。大数据风控行业密集整治、数字货币雏形初现、刷脸支付纳入金融科技试点等大事件的发生都在预示着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未来。

顶层设计也在加强。2019年8月,央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作为首份规范金融科技发展的顶层文件,这份规划出台意义重大,明确了科技创新边界与发力方向,标志着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科技输出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面向2020年乃至下一个10年,金融与科技必将产生更多的深度融合。比如,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10年迅速发展,扮演互联网通行证角色,在金融领域将推进货币无纸化进程以及其他应用场景的落地等。

业内预计,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

数字货币渐行渐近

2019年6月18日,美国脸书公司(Facebook)发布了Libra加密货币白皮书,正式进军币圈。Libra被定义为“全新的全球化货币,为数字世界设计”,宣称将为全球数十亿无法使用传统银行业务的人提供金融服务。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Libra托管目前仍然存疑,比如准备金数量如何确定,私有的Libra委员会会否缺乏公众性,是否有赚取利息的动机等。因此,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全球央行要有大致的协作机制,以便增强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公开表示,央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

目前,央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那么,央行有没有推出数字货币的时间表?周小川透露,5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前,一些印钞造币厂商曾提出纸币的替代性做法可能是数字货币,但并没有着重讨论应用区块链或者是分布式记账系统的可能性。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体系,是指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而在数字货币发行时,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就属于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这种双重投放体系适合我国的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穆长春说。

区块链技术将扮演互联网通行证角色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局长陈伟钢日前在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区块链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网络技术的第三代产品。

陈伟钢谈到,“区块链应用在金融上,比如对小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完全可以使用供应链金融,增加关联企业之间的信任度。数字货币也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数字货币可以大大降低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探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数字货币和数字民生。不论哪个方向,都指向一个趋势:数字经济。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智库专家魏雪飞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和任何通信科技一样,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没有应用场景,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与物联网、大数据、VR、VI等是相互融合的互联网通信技术,相辅相成,将在未来10年迅速发展。

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被用于数字货币,主要因为它早先是运用于记账的技术。但是未来,它将被用于全面的政务管理、跨部门协作、跨职能的公众服务。供应链管理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广泛空间,农产品、畜牧业都将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而变得可追溯源头、可关注消费端后果,使得消费变得更加安全可信。同时,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交易也会变得更为简单,区块链技术将带来知识创新的新高潮。

魏雪飞预测,未来10年,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合作共信,将加强全球化的合作,推进货币无纸化进程以及更为批量化的交易过程。区块链技术对于司法存证的促进,也将互联网法院、互联网仲裁推向前台。因为数字资产和资产数字化将使得法人和个人产权更加透明,跨地域的裁决和执行变得更为容易。区块链技术将加强合法权益的透明度,也将严厉打击非法活动,增加社会公平性。

22

中新社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入局,下个风口在B端

据普华永道《2020年与未来的金融服务技术:拥抱颠覆者》报告,全球81%的银行CEO在众多领域中最关注科技发展。而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已开始探索科技赋能金融之路。

“传统金融机构都在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因为他们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业务发展能力,发现新需求、降低成本、优化流程、开辟新业务,最终完成转型升级。而科技企业也会寻求加深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服务,通过创新的金融手段提升科技转化效率,达到自身发展的需求。”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韩开创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韩开创谈到,腾讯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项目就围绕“微信支付”这一基础运用,已经覆盖线下数百万门店、30多个行业,实现了对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全覆盖,实现了“人—信息—服务—场景”的智慧化连接。

除了BATJ等互联网巨头外,不少传统金融机构选择孵化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5年,兴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机构。

截至2019年6月末,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10余家银行陆续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记者注意到,这些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无一例外将科技输出作为未来业务支撑点之一,这样看来,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将有竞争,也有合作与融合,中国的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花旗私人银行发布的一篇展望2020年的报告指出,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寻求与传统金融公司合作,两者存在互补关系,金融科技公司希望获得客户和数据,而传统金融公司需要创新技术和文化变革。

百融云创董事长、CEO张韶峰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介绍,百融云创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落地到金融业务领域,构建“产业+科技+金融”生态,联合金融机构进行多产业多场景的金融服务。公司自主创新的信用科技,已成功切入信贷风控、企业征信、精准营销等多个金融场景,累计服务数千家金融机构,覆盖银行、消费金融、汽车金融、保险等金融领域。

根据毕马威预测,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而普华永道在《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中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目前金融科技发展形成的平台生态已初具格局。

责编 | 李慧敏

(编辑:李慧敏 )
(发布编辑:何颖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