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看央行如何“降准不缩表”?——“不搞大水漫灌”的提法容易被误解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降准”满足了市场预期,受到了市场欢迎。但要注意的是,央行在声明中重申了货币政策立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搞大水漫灌”的提法,如果是针对“不让M2过快增长”,那笔者一万个同意;但如果是“不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笔者认为就有待商榷了。投放基础货币与M2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当然。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如果不增加基础货币,M2不管增长多少都将是货币乘数不断上升的作用。

笔者反复讲过这个道理:M2是“糖水”,基础货币是“糖”,货币乘数是“水”。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关键着力点”应当是为M2“加糖降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基础货币、尤其是释放长期基础货币是必然的过程。所以要转变认识,不应把增加基础货币、尤其是增加长期基础货币供给理解为“大肆放水”。相反,不增加基础货币而让M2增长依赖货币乘数的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大水漫灌”。

中国货币乘数已经屡创历史新高,现在已经来到6.5倍附近,甚至超过美国当下4.22倍的水平。这可能使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加强,债务杠杆率不断上升,金融负债和资产期限越发严重的错配,并因此产生巨大的流动性风险,最终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实向虚”。

再从价格看,长端信贷利率过高,是长期资本过于稀缺的后果。所以,从最为基本的“量价关系”看,央行向市场注入长期基础货币才能有效压低长期利率。

正是鉴于上述基本规律,笔者建议中央银行取消“不搞大水漫灌”的提法。很显然,央行希望短期金融资源长期化,这是一个货币结构调整的过程,但如果社会把基础货币投放理解为“大水漫灌”,反而可能限制货币政策操作或执行。

正如央行所说,此次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扭转金融短期化,促进金融长期化,这是“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利于压低长期利率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笔者认为,放弃“单一利率调节”而改用“量价配合”,尤其是不拘一格地大力释放长期基础货币,这是货币政策调节方式的重大改革。

此外,鉴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资产的刚性存在,其资产端缩表艰难。但是,“降准”是缩表过程,如何保证不缩表?过去,“降准”的同时,央行需要以其它方式长期锁定商业银行资金,比如上收非金融机构存款,这将使降准效果大打折扣。但这次乃至未来,笔者期待央行能更多容忍自身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同时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既能满足长期基础货币投放,又能更好地平衡资产负债表。

另外,“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提法,排斥了简单的“适应性匹配”,充分体现了央行主动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温度的基本功能,很好地涵盖了“逆周期调节”的基本特征。

未来,笔者热切希望央行在为M2“加糖降水”过程把控好力度、节奏,这是一个长期而艺术性要求极高的过程。

编辑:周琦

编审:张伟

(编辑:周琦 编审:张伟 )
(发布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