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中国经济论坛现场 |优化营商环境需多方合力作为

分论坛三 1 肖翊摄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贺诗) 12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超过400位来自政商学界的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呈上一场思想盛宴。

22日下午,在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分论坛上,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地方政府应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在分论坛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常委伍志强、江苏省溧阳市委副书记邵钦华和湖南省蓝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忠辉都谈到了作为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难题和短板。

分论坛三 伍志强 肖翊摄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常委伍志强(《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伍志强谈到,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创新方面,受到的束缚较大。以南海区为例,南海区有约30万个市场主体,但南海区作为一个区级的行政架构,如何适应地区内经济体量规模快速发展是个挑战。

“希望接下来有更多的权力下放,让我们得以更好地服务企业,营造好的营商环境。”伍志强说。

分论坛三 邵钦华 肖翊摄

江苏省溧阳市委副书记邵钦华(《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邵钦华表示,对于地方来讲,诚信、法治、效率对于打造好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在人才引进,资金、土地供应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我们对优化政府服务,以及对大数据的应用方面还不充分,部门间还存在一定数据壁垒,影响了审批效率。”

分论坛三 赵忠辉 肖翊摄

湖南省蓝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忠辉(《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体制机制、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素保障三个因素对优化营商环境最重要。”赵忠辉表示,对于一个区域的招商引资来说,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引得进、落得下、稳得住、能发展。

世行营商环境排名,中国5年提升65

分论坛三 徐晓东 肖翊摄

分论坛主持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巡视员徐晓东(《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分论坛主持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巡视员徐晓东介绍说,2013年,世界银行对190个国家进行营商环境排名,中国排名第96位。此后,中央进行“放管服”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企业便利化等改革措施相继实施。经过5年多的努力,今年中国的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是31位。

徐晓东表示,为了进一步巩固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国务院于今年10月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改革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固化为国务院法规。

分论坛三 张凌霄 肖翊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更大的意义是让整个社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该条例的颁布能够为企业、市场服务,使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深入人心,这是最基础性的意义。”

张凌霄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最大特点是把前几年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当中的一些做法、政策和典型经验系统梳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上升到行政法规层面。

张凌霄表示,营商环境是软环境,不是一个房子或区域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一定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切入。

分论坛三 杨海东 肖翊摄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对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建议,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专业技术机构做服务,“引进一批企业,只提供硬件设施和给予优惠政策是不够的,要想相关配套与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必须要有专业机构为其提供精准服务。”

杨海东表示,要对本地企业和产业链进行调研,精准引进产业生态所需的技术团队与企业,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地生存下去,营商环境才能得到更好提升。

编辑:李慧敏

编审:张伟

(编辑:李慧敏 编审:张伟 )
(发布编辑:何颖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