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中国经济论坛现场 |金融科技风起云涌,监管部门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

分论坛二 6 胡巍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北京报道

2019年可谓是金融科技行业的“多事之秋”,风浪过后,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

12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以“科技创新 驱动行业变革”为主题的大会分论坛上,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钮文新作为主持人,与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局长陈伟钢、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成员纪敏、百融云创董事长兼CEO张韶峰、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韩开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大咖一起畅谈金融与科技如何相因相生,监管部门又该如何在监管中平衡“效率”与“公平”。

“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

分论坛二 钮文新2 胡巍摄

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钮文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金融与科技,二者有何区别?二者如何相融,又如何相互促进?

分论坛二 陈伟刚 胡巍摄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局长陈伟(《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陈伟表示,科技金融应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候,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支持本国的科技创新,专门开创的金融产品名叫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是为科技的腾飞而服务的。“比如风险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等这些金融产品都是为科技和制造业的腾飞而创造的金融创新,所以有的科学家说科技的发展首先要看金融,只有金融的改革才能促进科技的改革,才能推动工业革命,这就是科技金融的含义。”

而金融科技则是以金融为目的的,用科技的手段来助推金融腾飞。金融科技是科技为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是金融为科技服务。

分论坛二 纪敏 胡巍摄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成员纪敏(《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纪敏认为,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不管名字怎么变,实际上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金融部门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应该是比较显著的,它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不良率的降低,以及针对一些小微企业的业务取得了比较重大的突破,科技的进步在这里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分论坛二 韩开创 胡巍摄

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韩开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随着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开设科技公司,而几大科技界巨头均开始涉足金融领域,韩开创认为,金融和科技有融合的趋势,但仍有区别。

“总体来看,大的金融机构都设立了科技公司,他们有实力和能力去开展科技研究,一年可以投入几十亿上百亿,同时,大的科技公司也有可能拿到金融牌照。”韩开创说,“大金融机构和大科技公司之间有可能会有一些竞争,但是我认为合作会大于竞争,毕竟双方基因不一样,双方在很多领域内的优势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未来双方的关系以合作为主。”

分论坛二 连平2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作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更关注对金融行为的监管问题。

连平提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一些科技型企业,也在做金融方面的业务,涉及到吸收公共资金,涉及到资产端的运用,参与资产交易等,“说到底这些都是金融活动,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你参与了金融活动或监管明确的金融业务,那你做的就是金融,而不是金融科技。既然做的是金融,那么监管就应该把它覆盖。这类业务就应该有牌照,应该有一整套相关的监管规则。”

围绕金融和科技二者的关系,钮文新提出,近年来,有许多企业打着科技的旗号,最终进入金融业务,“因为现在的科技发展是以信息科技作为突出特征的,而金融业实际上是信息化最前端的一个行业,也是信息化非常完整的一个行业,所有的信息化的技术进步,都能够直接地作用到金融领域里”。

钮文新进一步提出,科技与金融本质上有着各自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就会生长出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这个基因,防范潜在风险,“如果企业行为涉及了金融业务,就必须接受监管,不管它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实质性地从事了金融业务,企业行为就应纳入金融监管体系。”

求“效率”与求“公平”

凡事都有两面,对于金融科技领域不断出现的创新和突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如何发挥金融科技领域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其在较好的空间内进行创新,同时又能够将创新可能带来的问题限于一定范围之内?

“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中的监管,通常我们讲的是要平衡好效率与公平,但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领域中的监管,应该侧重在公平。”连平说,从效率的角度看,这种创新能带来整个经济体的效率提升、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应该支持;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创新其实市场主体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比如金融科技类企业、互联网公司。监管不足情況下的创新可能损伤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利益,并带來市场风险。作为监管,不仅应该关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而且更有必要关注公平。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

对此,纪敏表示,监管科技也是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部分,金融机构、包括科技企业,由于追求利润、追求回报,有足够的动力来研究和应用金融科技。但从监管来看,驱动监管科技发展的动力不足,正因如此,监管面对创新行为历来都是滞后的,“人家是长枪短炮,你是小米步枪,从手段上来讲是落后的”。

纪敏建议,提升监管的科技手段,是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为了避免一刀切,应更多地做一些监管可控范围内的试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分论坛二 张韶峰 胡巍摄

百融云创董事长兼CEO张韶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对于这个话题,张韶峰则提出,百融云创作为拥有创新能力和技术的金融科技企业,希望拥抱监管,与监管机构合作,研发监管科技。

“我们的技术研发会同步和监管机构沟通,我们这个技术,监管部门怎么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技术可能给监管机构带来什么问题?我们也希望监管机构给与我们业务上的指导评价。”张韶峰说。

韩开创则认为与监管的合作存在巨大商机,“我们做金融科技服务的公司,如果一个一个找金融机构客户去谈,整个过程很漫长,谈完之后监管要求如果改变了,可能客户的需求变了,倒不如我们跟监管合作,把监管的业务做好,进而把行业的业务做好,自然而然我们的标准会变成全国通用的技术标准。”

编辑:吕江涛

编审:张伟

(发布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