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半年烧光6个亿!生鲜电商呆萝卜前途堪忧

从A轮融资,到资金紧张、大幅裁员,呆萝卜只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

p82-1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I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摄

p82-2 工人在拆卸办公场所内的办公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I 摄

工人在拆卸办公场所内的办公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摄

p82-3 呆萝卜杭州中心办公场地人去楼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I 摄

呆萝卜杭州中心办公场地人去楼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 浙江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23期)

近日,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的互联网生鲜电商平台呆萝卜(下称“呆萝卜”),被曝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无法偿付员工工资。

11月28日,呆萝卜CTO刘峰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将关闭呆萝卜杭州中心。该中心300多位员工面临离职。

就在今年6月,公司才宣布获多家创投机构总计6.3亿元融资。9月,公司进入《2019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榜单。

刚刚晋升“潜力独角兽”的呆萝卜到底遭遇了什么?

12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地走访呆萝卜杭州中心办公场地,发现已是人去楼空,只有少数员工在清理个人用品。

6月获6.3亿融资,

11月杭州中心关张

呆萝卜成立于2015年10月,为安徽凯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全国性互联网社区生鲜电商平台。

呆萝卜创始人为李阳,目前线下门店超过1000家,覆盖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省19座城市,月订单数超过1000万单。呆萝卜采用“线上订线下取,今日订明日取”的经营模式,通过APP和线下门店结合,为消费者提供蔬菜水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日用百货等商品。

数据研究机构Mob研究院发布的《2019生鲜电商行业洞察》报告,将社区门店(到店自提)模式,与前置仓、到店到家、传统电商等,一同列为生鲜电商四大运营模式,并将呆萝卜作为“到店自提”模式的代表进行分析。

经营数据显示,呆萝卜以95%的APP打开率、60%的次月留存领跑行业,部分数据超越每日优鲜、盒马等行业头部企业。

今9月,呆萝卜上榜2019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榜单,成为安徽唯一上榜企业,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快速增长的企业之一”,跻身国内生鲜电商第一梯队。

另外,公司还获得“2019年消费新势力品牌20强”“2019互联网+社区服务提供商TOP50”等称号。

融资信息方面,从2018年8月开始至今,公司陆续累计获得7亿多元融资,其中,今年6月,公司宣布获得6.3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晨兴资本。

从A轮融资,到资金紧张、大幅裁员,呆萝卜只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

杭州中心正式关闭,

CTO刘峰:盈利触手可得却自己跌倒

11月28日,呆萝卜CTO刘峰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公司杭州中心当日关闭,“今天把所有同学安置完后,一个人留守到最后”,“模型计算完全验证,盈利已经触手可得,却自己跌倒”,“半年时间,让我更加坚信,供应链、社区化、小型门店的分布式需求供给模式是未来最好的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试图联系采访刘峰,但未获答复。

12月3日,记者走访位于杭州市益展商务大厦的呆萝卜杭州中心,发现原本位于大厦8楼、9楼、10楼的呆萝卜办公场地已人去楼空。

现场的大部分办公桌已经被逐个拆卸。一位拆卸工人告诉记者,所有桌子都将被拆卸,和其他办公家具一起被运走出售。

一位在现场的呆萝卜员工向记者表示,11月20日,公司没有及时支付其薪资,包括杭州及安徽总部在内的员工开始质疑公司是否存在资金问题。“其实公司已经拖欠我两个月的工资了,总额超过2万元,社保也断了,我们已经提交仲裁,有些同事现在已经入职其他公司。”该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呆萝卜杭州中心办公场所宽敞大气,占据了大厦3个楼层。大厦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呆萝卜是该大厦的主要租客之一,租赁面积约5400平方米,场地租赁开支不小。

“我们这每平方米的日租金一般在3.9元左右,呆萝卜每天的房租估计超过2万元。”该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算下来,3层办公场地一年的租金,外加物业费,总花销额应该在800万元以上。”

平台商品下架,呆萝卜前途堪忧?

几乎就在呆萝卜杭州中心关闭的同时,公司创始人李阳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文回应称,目前呆萝卜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我们对公司增长发展的预期过高,但我们在组织管理以及业务的固化速度没跟上,导致公司的失血不断增加”。

李阳所称“增长”包括4个方面的增长:城市、门店、业务、技术。李阳解释,门店的增加意味着需要拓展更多城市市场,单店的业绩增长需要增加更多业务,业务的提升则需要更多技术投入,“但四者的增长光靠资本是实现不了的,需要我们提供对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如果缺失了这块,就会导致效率不断降低”。

李阳表示,公司目前仍在与潜在投资方进行沟通,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希望可以给公司增加流动性,同时规划接下来和债权人的合作方式。

据他透露,目前已在接洽一些大型的有零售布局的公司,“对我们感兴趣的巨头还是非常多的”。但李阳认为,呆萝卜仍有可能依靠自身力量继续独立发展。

12月4日,记者登录呆萝卜购物APP,发现平台商品均已下架。

2019年下半年,生鲜电商行业在快速扩张之后,正遭遇一波“寒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下半年已有多家社区生鲜电商平台或苦苦支撑,或破产倒闭,或被其他平台兼并。

7月,估值超10亿元的社区生鲜超市“鲜生友请”爆出资金链断裂 。8月开始,在50多个城市有直营业务的社区生鲜日用品团购平台“松鼠拼拼”开始陷入大幅裁员、濒临倒闭漩涡。8月30日,社区生鲜平台“你我您”被并入生鲜电商“十荟团”。

杭州创投行业人士方斌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生鲜电商企业只能通过快速扩大规模,建立规模优势,大幅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低毛利、高损耗的生鲜业务中实现盈利,“特别是初创的生鲜电商企业,竞争对手不会等你,投资人不会等你,你必须大跨步扩张才能生存下来,这样的商业逻辑里确实存在很大风险,但潜在收益也很诱人”。


2019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编辑:李慧敏 编审:张伟 )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