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安信信托“爆雷”:超百亿兑付难题如何破解

12月2日,信托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行业来看,监管趋严是大趋势,但一家信托公司在短时间内违约集中爆发,根本上还是公司经营管理和风控方面出了问题。”

p5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志强 | 北京报道

冬雷滚滚,东旭光电的“雷”刚爆,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安信信托(600816.SH)也曝出项目违约。

11月22日,万兴科技(300624.SZ)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亿图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亿图”)投资的两笔理财产品发生逾期,其中之一正是安信安赢42号-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安赢42号”)。

该产品到期赎回日为11月5日,分配日为到期10天内。但到11月19日,深圳亿图仍未收到兑付款。“经与安信信托沟通了解,原因为安信信托投资的项目还在继续建设开发,暂未产生销售回款,导致深圳亿图认购的信托财产受益权无法按期完成兑付。”万兴科技在公告中表示。

安信信托发行的信托计划“安赢42号”确认出现逾期违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安赢42号”项目目前实收信托规模 172亿元,该项目只是安信信托众多违约项目中的一个,随着2018年业绩变脸、公司信托产品频频被曝违约,安信信托项目违约率急剧上升。

记者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了解到,安信信托近日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法院均为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分别为4954.3995万元、2632.7671万元,合计约7587.17万元。

安信信托股价从今年3月6日的高点9.6元/股一路进入下行区间,截至12月3日,公司股价3.86元/股,相较于3月份的高点跌去60%。

多个项目兑付“爆雷”

涉及金额超百亿

安信信托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鞍山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登陆上交所。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之杰”),其持有安信信托52.44%股权。

2017年,安信信托营收55.92亿元,行业排名第一;净利润36.68亿元,行业排名第二。而2018年,安信信托业绩大变脸,全年业绩业内垫底,营收仅2.05亿元;亏损18.33亿元。

安信信托业绩大幅变脸、信托产品违约引发监管层的持续关注。5月22日,上交所向安信信托下发2018年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聚焦公司巨额亏损、信托产品违约或延期兑付、资产减值计提、高管薪酬和年报差错等问题。

6月7日,安信信托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披露,截至5月20日,公司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共计25个,其中单一资金信托计划13个,涉及金额59.42亿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2个,涉及金额58.17亿元。

上述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中,2018年上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约为0.62亿元,2018年下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约为48.12亿元,2019年截至5月20日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为68.86亿元。

对于违约的原因,安信信托表示,“201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实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在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去杠杆进程加快,部分企业融资能力受限。在此情况下,公司部分信托项目的融资方出现违约,未能及时、足额归还信托资金,进而导致公司部分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兑付。”

10月11日,上交所再次向安信信托下发《经营事项的问询函》,围绕公司违约或延期兑付信托产品的金额、风险做了重点问询。

11月11日,安信信托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更新了其管理的信托产品数据。2019年5月20日至9月30日期间,安信信托管理的信托产品到期的项目87个,金额230亿元,其中正常兑付的58个,金额65亿元;到期未清算的信托项目29个,金额165亿元。

面对当前的兑付难题,安信信托如何自救?安信信托回应投资者称,“对到期的信托计划,公司一方面与委托人积极沟通协商信托计划延长期限;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督促用款人及担保人还款。为尽快解决兑付问题,公司成立了以总裁为组长的清收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个到期未清算项目分别成立清收组,一户一策,积极清收。”

诉讼“缠身” 兜底金额近50亿元

11月16日,安信信托披露了21宗涉诉项目的原告方、金额、事由及部分判决结果。

从涉诉情况来看,截至8月31日,安信信托受让信托计划受益权及承担相关诉讼费用合计约84.7亿元,其中已判决案件的金额10.2亿元,达成和解的案件金额9.1亿元,尚在审理中的案件金额65.4亿元。

那么,上述诉讼相关的信托业务中是否存在由安信信托或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提供担保、远期受让等形式兜底承诺的情形?

细分来看,上述涉诉的信托业务中由安信信托或上海国之杰提供担保、远期受让等形式兜底承诺的金额为49.98亿元,其中8.14亿元为上海国之杰提供的担保。公告显示,上述诉讼主要因为安信信托向信托受益权购买方提供担保、远期转让等兜底承诺而引发纠纷。

11 月14 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下发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其中第七部分“关于营业信托纠纷案件的审理”第92条明确规定:“保底或者刚兑条款无效”。换言之,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人与受益人订立的含有保证本息固定回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等保底或者刚兑条款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条款无效。

兜底承诺近50亿元的安信信托表示,“该《会议纪要》是否将作为安信信托上述以远期受让或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的形式提供保底承诺的法律判决依据尚不完全明确,需要等待相关判例予以确认。”

随着安信信托多个项目违约,上海国之杰所持多笔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其持有的安信信托36.9%股权已因债务纠纷被冻结。据安信信托公告,上海国之杰直接负债逾期金额约24.2亿元,另担保涉诉金额约19.75亿元。

12月2日,信托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行业来看,监管趋严是大趋势,但一家信托公司在短时间内违约集中爆发,根本上还是公司经营管理和风控方面出了问题。”

诉讼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已不可回避,安信信托表示,已获得判决或调解的6起案件产生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违约金等将减少当期经营利润;另外15宗尚在审理中的案件,“目前暂无法判断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2019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编辑:李慧敏 编审:张伟 )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