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厨房 > 正文

“现代舞之母”玛莎葛兰姆 全球首所分校将落地上海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宋杰)玛莎·葛兰姆,与画家毕加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并驾齐驱的二十世纪艺术巨匠,被世人尊称为“现代舞之母”。她创立的玛莎葛兰姆舞团成立于1926年,创立至今的90 多年里,能晋升到首席的华人舞者屈指可数,辛颖作为中国大陆迄今唯一一位成为玛莎葛兰姆首席舞者,则致力于将玛莎葛兰姆舞蹈艺术和思想体系引入中国,促进国内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化融合。

“葛兰姆技术第一次进入中国进行国际交流是在1983年,但后来交流有了断代,直到2013年才重又开始,”在近期举办的“玛莎葛兰姆的艺术思想和动作体系座谈会”上,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舞者辛颖表示,将玛莎葛兰姆舞团全球第一所分校引进中国的计划正在推进中,希望能将其落户上海,明年启动招生。

在辛颖看来,作为现代舞三大技术流派之首的玛莎葛兰姆走入中国既有着历史渊源,也同样有着艺术层面令人惊叹的巧合。

“葛兰姆技术讲求中心发力,讲求气息、情绪和身体肌肉的结合,据此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浓厚而准确的情感,”辛颖解释,这与中国文化中“身心合一”、“气沉丹田”等概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很多的葛兰姆剧目中还会出现类似于中国京剧中丑角矮子步的舞步,使葛兰姆技术呈现出与中国艺术之间丝丝巧妙的关联。

“也许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兰芳大师去美国演出,与创始人玛莎·葛兰姆进行交流的结果,也许是1983年舞团来华与中国舞顶尖舞者们交流的结果,”辛颖分析说:“在种种非正式的交流中,全球的舞蹈技术在不断融合,最终成为人类艺术共享的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高敏娟表示,玛莎葛兰姆技术体系中强调的“将肢体动作剧场化、知道自己为何起舞”的核心理念对当前中国舞蹈艺术的表现极有启发,它指出了“舞者不是仅仅依靠很美的舞姿,更是以身体作为内心的重要表达工具和方式”这一舞蹈精髓。

事实上,玛莎葛兰姆技术体系已经是国外除古典芭蕾外所有舞蹈专业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其核心技术在于“Contraction & Release”,使身体肌肉表现出来的质感要跟头脑里形成的意识同步,需要在不断触发真实想象力的同时训练肌肉的记忆,身心合一的肌肉力量和身体控制使之成为大多数舞蹈的基础技术。

“过去中国舞的表演会依靠面部表情和气息让观众直观看到喜怒哀乐的表现,但葛兰姆技术运用的是身体肌肉的能量,能够带来全面的身体开发,如果中国舞的舞者能通过这种技术进行肌肉能量开发学习,就会更加符合当代审美。”上海体育学院舞蹈艺术教学团队负责人杨珏表示。

辛颖表示,玛莎葛兰姆舞团的特点在于核心传承与探索精神的并重,核心即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精髓和灵感来源,探索精神则促使其处于创新突破的常态。

这使得葛兰姆技术盛行近百年而不衰,更超越了舞蹈范畴,成为可以横向跨界的“艺术之母”,甚至影响着一代代的审美理念。例如时装时尚方面,玛莎·葛兰姆首创了现代简洁的款式;影视方面,葛兰姆体系让很多欧美知名演员学会了如何有效控制身体和表情等。

谈及为何希望将玛莎葛兰姆舞团的全球首所分校落户上海,辛颖表示,玛莎葛兰姆舞团地处纽约,纽约是一个非常有能量的城市,让人觉得万事皆有可能,而上海同样给予她这样的印象,两个城市之间的共通之处使她相信玛莎葛兰姆艺术定能在上海落地、发展和成功。

(发布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