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谁能破除“信用本位货币”?——对“信用货币”不应只有简单的否定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事物总有正反两个方面,发展更是旧矛盾转化为新矛盾的过程。人类货币制度从贵金属本位转向信用本位,同样是一个“优选过程”,是大家认为“信用本位货币”在支持经济增长方面优于“贵金属本位货币”,但并不排斥“信用本位货币”存在明显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否定是简单的,否定的目的是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新的“最优选择”,那旧的就是“最优选择”。

为什么突然要说这件事?因为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出自中国重要的货币金融学家之手,影响很大。

从理论角度说,笔者完全同意作者的看法。但笔者担心的是,此时此刻提出这样的“批判”,是否会影响到央行对“通过收购国债释放基础货币”的考量?

很长一段时期,笔者多次呼吁央行“通过基础货币释放去压低货币乘数”,而且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基础货币过少、货币乘数过高”可能酿就重大金融风险——中国当下的高杠杆风险及其诱发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问题与“基础货币过少、货币乘数过高”,即M2中“糖少水多”密切相关。

按笔者的理解,“现代货币理论”之所以将将货币发行权交予政府,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就是“政府充分理性”,而且政府行为代表“公共利益”。但是,这个假设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比如,政府为了政绩或竞选需求,“没完没了地”要求货币当局以货币手段刺激经济。甚至政府无视风险而放大财政赤字,同时要求中央银行买单。比如美国,尽管笔者对特朗普之所为保留自己的看法,但至少从表面上看,还是可以看到其政府赤字有向美联储转移的倾向。

是不是可以把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套用于中国?笔者坚决反对。中国政府是理性的,尤其是中央政府,十八大之后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高质量发展,其实都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重蹈粗放式增长的老路。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货币和高质量金融支撑。中国的货币和金融质量如何?笔者认为,当前的货币“糖少水多”,金融有短期化趋势,以致金融杠杆较高、有脱实向虚的倾向,金融可能走向劣质化。

笔者认为,破除中国金融劣质化趋势,中央银行应为M2“加糖降水”,切实提高中国货币品质,这是金融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之“糖”就是以中央财政税收为基础的国家信用,货币没有理由摆脱对国家信用的依赖,否则信用货币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任何国家而言,还有比政府信用更高的信用吗?离开中央财政收入这个基础,中央银行会天然具备最高信用吗?

笔者认为,如果还找不到信用货币制度的替代制度,那央行就不应排斥通过收购政府债券释放基础货币。实际上,央行发行MLF所需要的抵押物,也包括各类政府债券。那为什么要排斥国债?有人说,央行购买国债实际是财政向央行透支。笔者认为,这才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排斥了正确的货币发行方式。

原因如下。第一,政府债务货币化取决于财政是否存在严重的透支。换句话说,只要政府财政赤字正常,央行通过国债买卖吞吐基础货币就不会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第二,各国中央银行多将本国国债视为最佳储备资产,因为它们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国家和政府。第三,拒绝依托最高信用等级的信用资产实现货币调节,是否要采用低等级资产去满足货币操作需求?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确实吃了一肚子垃圾资产,中国也要这样做吗?第四,央行真的可以“无资产提高负债”?或无抵押发行货币?

笔者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中认清“信用货币”的缺陷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那就应该回归正轨,不应因为信用货币的缺陷而扭曲货币政策操作,更不应将其当作拒绝为M2“加糖降水”的理由。

编辑:周琦

编审:姚冬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