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重庆:“失速”的汽车城

前三季度乘用车产量下跌29.2%明星车企逆境求生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多年来的首次下滑,重庆汽车产业首当其冲。

2019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贺诗 | 重庆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22期)

  

在中国汽车制造产业地图里,重庆曾是一颗闪耀的明星。

早在2009年,重庆汽车产量在全国省份中已排名第三位;2014年,重庆以260万辆的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此后两年,重庆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在300万辆的高位,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直到2017年,才被广东省超越。

品牌方面,长安、庆铃、力帆等自主品牌都曾享誉全国,而作为合资品牌,长安福特也曾跻身一线车企行列。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多年来的首次下滑,重庆汽车产业首当其冲。

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分析数据,中国乘用车产量同比下滑13.1%。同期相比,重庆市乘用车产量下跌29.2%,跌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在今年10月乘用车品牌销售榜中,前30位没有一款车型是重庆车企所生产,福特福睿斯第39位的排名已是重庆最高。

具体到每个企业,情况同样不乐观。

长安汽车(000625.SZ)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其旗下的长安福特,也没了3年前年销百万辆的荣光;同样巨亏的力帆股份(601777.SH),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债委会,目前仍未摆脱资金压力;至于北汽银翔、潍柴英致等自主品牌,也都面临各自的难题。

P19

长安汽车:被迫节流、瘦身

在重庆市企业联合会每年发布的重庆企业百强榜单中,长安汽车已经连续15年名列榜首,重庆企业界“老大”地位无可撼动。

按照此前重庆市政府发布的重庆汽车行业“1+8+1000”的产业格局,长安正是那个“1”,即重庆汽车行业龙头(8表示八大汽车品牌,1000表示千家零部件配套厂商)。

如今,“龙头”却患上了“感冒”。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财报梳理A股上市的13家主要乘用车公司,发现有7家车企今年前三季度出现亏损,其中长安汽车亏损最多,高达26.6亿元,这也是长安汽车连续5个季度出现亏损。

销量方面,长安汽车前三季度销量为122.59万辆,同比下降23.6%,目前来看,已经很难实现去年制定的246万辆的销量目标。

“现在这个状况,公司使劲压费用,首先从‘节流’做起;另外,经常向北京那边(指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长安汽车大股东)汇报亏损情况和处理措施,力争让那边也帮忙分担一点压力。”长安汽车一位中层干部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

为了应对资金压力,长安汽车已经启动“瘦身”计划。11月初,长安汽车披露产权转让信息,表示计划转让旗下合资子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标致”)50%股权。

2011年,长安汽车与法国PSA集团共同成立了长安标致,双方各占50%股权,工厂设在深圳,主要生产豪华汽车品牌DS系列车型,预计年产能为20万辆。长安汽车财报披露,长安标致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过去6年整体亏损49.1亿元。

汽车分析人士赵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指出,“长安此举意在剥离不良资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目前来说,让长安汽车最感到‘痛心’的,还不是亏损,而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建树不多。”

2017年10月17日,长安汽车提出“香格里拉计划”,该计划最重要的内容有两点:一、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全谱系产品电气化;二、投资1000亿元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在“香格里拉计划”发布近两年后,今年前三个季度,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2.9万辆。相比之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9.26万辆,和长安同为“后来者”的吉利新能源车型同期销量也为7.87万辆。

分析人士指出,长安汽车似乎越来越依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6.8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亏损达31.65亿元,当年获得的政府补贴则高达28.73亿元。

今年,长安汽车同样收到多笔政府补贴:其中6月28日,重庆市财政局拨付长安汽车总计3.5亿元的补贴;其在合肥的子公司收到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拨付的用于新车型研发的3亿元补贴;6月25日,其南京子公司获得5000万元补贴。

铃木退出,福特“断崖式”下滑

在重庆,第一个在这个“车市寒冬”中退出的外资厂商是日本铃木公司——曾经长安汽车的重要合作伙伴。

作为国内最早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长安铃木成立于1993年,长安汽车和日本铃木公司各占50%股份。2011年巅峰时期,长安铃木年销量达到22万辆。

2018年9月,长安汽车发布声明表示,已与日本铃木公司商定,长安汽车收购日本铃木公司所持有长安铃木的所有股份,并继续支持长安铃木运营。同时,日本铃木公司授权长安铃木继续生产、销售铃木品牌汽车,并提供售后服务。

长安铃木内部人士介绍,自日本铃木公司退出后,企业在管理上明显放松了很多,“现在就像没妈的孩子,很少有人理。”

让人意外的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铃木启悦今年销量超过8000辆,甚至能排名全国中游。

汽车分析人士赵伟认为,这是铃木品牌的延续效应所致,“铃木是国际微型车霸主,一些特定用户将会首先考虑这个牌子。”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标准”要求。

自日本铃木公司离开后,长安铃木没有发布新车,自然也没有车型符合“国六”标准,这意味着从明年7月起,长安铃木的产品将不能再在国内销售。

铃木退出,标致打算转卖,对于长安汽车来说,联营企业这一块,长安福特目前是最大的心病。

长安汽车在其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指出:年初至本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减少,主要系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业内专家分析,财报中所言的联营企业,主要指的就是长安福特。此前,长安福特一直是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从其汽车销量就可见一斑:2016年,长安福特年销量高达95.7万辆,成为国内最辉煌的合资车企之一。

但接下来,长安福特遭遇“大倒退”。2017年,其年销量为82.7万辆,同比下降14%;2018年,年销量37.8万辆,同比下降54%;今年1—9月,长安福特累计销量12.8万辆,同比下降58%。

连续多年的“断崖式”下滑,让长安福特已经远离了合资车企的竞争赛道。

今年6月5日,由于长安福特实施纵向垄断协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其处以1.628亿元罚款,更令其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今年6月,长安汽车副总裁谭本宏就公开表示,“在未来几年,长安汽车主要解决合资不再是利润奶牛的问题。”

P202014 年上半年“重庆造”汽车127 万辆,日均下线7000 余辆。

2014 年上半年“重庆造”汽车127 万辆,日均下线7000 余辆。

自主品牌逆境中艰难求生

在A股上市的13家主要乘用车公司中,力帆股份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6.3亿元,仅次于长安汽车。

从体量来看,力帆股份远远不及长安汽车,这场风寒让长安汽车“患上感冒”,而力帆股份则有“性命之忧”。

今年10月,为缓解力帆股份的债务压力,重庆市政府宣布介入协调,通过召集地方金融办及相关银行机构等债权人,帮助力帆股份全资控股的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组织成立债委会,并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根据力帆股份日前发布的10月产销快报,其产销困局并未得到缓解。其快报显示,今年10月,乘用车销量为452辆,其中传统汽车销量为29辆,同比下滑99.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3辆,同比下滑64.2%。

力帆股份在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通用汽油机业务板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今年10月,上述三部分业务分别下滑10.48%、28.43%及25.16%。

由于债委会的成立,力帆股份至少能缓口气,有时间和空间思考脱困转型良策。但对于重庆另外一家自主品牌车企——北汽银翔来说,重组几乎板上钉钉了。

公开资料显示,北汽银翔成立于2010年,由号称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北京汽车集团与重庆工业企业50强——重庆银翔实业集团合资组建,作为北汽集团控股子公司,在重庆市合川区着力打造北汽集团西南基地及对外出口平台。

2014年,北汽银翔发布北汽幻速品牌,并用3年时间成为“黑马”。2017年,北汽银翔年销量达到30万辆的巅峰。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北汽银翔销量开始一路下滑,跌入困境。据媒体报道,整个2018年,北汽银翔有3个月时间几乎没有生产,一直处于清库存状态。

即便这样,北汽银翔也没能熬过“寒冬”。

今年8月30日,重庆市政府与北汽集团签订了推进北汽银翔战略重组的协议。双方约定,在北汽银翔转型升级后,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金融以及重要合作伙伴引进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北汽银翔也表示,重组后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均会得到妥善解决。

协议签订已有两个多月时间,北汽银翔并未按此前所言发布重组后的新项目和具体发展方案,反而经销商讨债事件愈演愈烈。

10月31日,有大约40位北汽银翔经销商到北京汽车集团总部催要欠款,这种情况今年已经发生多次。记者联系北汽银翔公关部门采访,未能得到回复。对于北汽银翔何时能重组成功,目前尚未可知。

有重大变动的还有潍柴英致。

潍柴于2009年控股重庆嘉川公司,并于2012年1月收购其全部股权,并更名为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2013年,在柴油机市场所向披靡的潍柴通过重庆公司进军乘用车制造领域,潍柴英致也就此诞生。但与柴油车市场相反,2016年潍柴英致的巅峰时期,全年也仅售新车34324辆。

今年10月,潍柴英致更名为潍柴汽车,并采用全新的“V”字LOGO,产品定位也从此前的“乘用”改为“商乘两用”,并推出新的量产车型U70。

赵伟认为,潍柴英致更名是“破釜沉舟”之举,“最近这家企业高层做了大变动,车型、LOGO、品牌都有调整,显然决心很大,但前景如何,还得经过市场检验。”

加快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解决“大而不强”问题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的兵工业城市,重庆发展汽车工业占了很大的先机。上世纪80年代,长安“军转民”,开始生产微型卡车和客车,之后又陆续推出合资品牌。

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零部件供应商在重庆设厂,汽车工业产业链逐步完善,重庆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汽车就已经成为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重庆也一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如今,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已经离开了“舒适区”,而相对于全国而言,重庆车企的下滑幅度要更大。

对此,重庆社科院在今年初发布的《重庆蓝皮书——2019年中国重庆发展报告》中指出,重庆市内主力车企产品中低端化、产品更迭缓慢、品牌品控等问题成为汽车产业运行持续低迷、下行压力较大的部分影响因素——全市汽车产业“大而不强”“重量轻质”问题犹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研发投入不足。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人士则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近两年来,由于本地车企未能抓住消费升级趋势,导致汽车产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这让大家痛定思痛。目前看来,在汽车大市向汽车强市发展过程中,重庆造汽车还有不少“坎”要过。

该人士表示,与美、日、欧及国内汽车发达地区相比,重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仍然较小,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不够快,汽车电子、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等核心配套尚处于培育或引进发展阶段。同时,行业整体研发能力还不够强,骨干人才也有所不足。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重庆开始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12月,重庆出台了《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1+2”专项政策;2019年4月,出台《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谋划了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2年,重庆将年产新能源汽车约4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约12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前述重庆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说。

两家车企最近的动作似乎可以验证,企业也赞同政府的相关指导意见。

今年8月底,长城汽车重庆永川工厂投产。这个规划产能16万辆的智慧工厂,自动化水平相当高,研、产、供、销、人、财、物已经可以在厂区智慧信息系统的处理下实现全面协同。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看好重庆汽车制造发展前景,“政府的支持、完备的产业链是我们选择重庆的重要原因。”

另外,11月16日,小康股份(601127.SH)发布公告显示,在公司201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上,审议通过了与收购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股份的有关议案。

小康股份相关负责人在临时股东会上介绍说,“本次交易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交易完成后,东风汽车集团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将由传统燃油车领域延伸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求共同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编辑:陈栋栋 编审:张伟 )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