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请央行压低货币乘数——关注贷款数据中的“积极变化”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昨日(11月11日)的股市下跌,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或与10月份金融数据提前泄露有关。的确,10月份无论是货币数据还是社融数据都不大好看,或许会加剧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健康程度的担忧。尤其是贷款数据,9月份1.69万亿元,10月份突然变成6613亿元,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社融数据也出现大幅下滑,9月份对实体经济贷款2.33万亿元,10月份降至6189亿元。

有经济学家建议,将9月、10月两个月的贷款数据平均一下,这样就不会过于难看。这有一定道理,10月份毕竟有个长假,有些银行为了利润,将10月份的贷款提前到9月,或许也情有可原。从历史看,9月、10月之间贷款落差较大也是常态。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需要堤防。比如,货币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13亿元,但针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的贷款仅仅增加了1262亿元,相对于9月的10034亿元,落差着实有点大。2018年9月为6853亿元,10月为1502亿元;2017年9月为4564亿元,10月份为2141亿元。

为什么2019年10月针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的贷款仅仅增加了1262亿元?因为中长期贷款增加了2216亿元,而短期贷款减少了1178亿元,还有票据融资增加214亿元。可见,中国贷款似乎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中长期增加、短期减少。这其实正是笔者一直期待的——推进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

笔者不断呼吁中国金融应该从“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转向“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实际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情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今年6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短期贷款增量是1.47万亿元,而到9月底,短期贷款增量依然是1.47万亿元,零增长;与此同时,中长期贷款增量数据从3.48万亿元增加到4.84万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银行对企业“收短放长”的操作应当是“贷款总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原因笔者讲过多次:长期贷款增加,会使短期贷款需求成倍降低。比如,每多增加1元长期贷款,可能会相应减少2元甚至更多的短期贷款。

前几天,某地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条新闻。该地设立了“中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前去办理业务的一家企业总经理说,过去一到贷款期即将结束时他就心慌,续贷能不能顺利?需要多长时间?心里没底。为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不管能不能顺利续贷,企业都必须四处去找“过桥资金”——两笔贷款接续期的过渡性贷款,这不仅严重分散了企业的精力,而且贷款成本很高,通常是正常贷款利率的两倍。

这位总经理实际说出了金融短期化的危害:第一,企业融资占用了总经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过桥贷款”实际意味着短期贷款需求的大量增加;第三,成本很高。

如果贷款可以长期化,不仅总经理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而且不需要“过桥资金”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减少,降低的融资成本将直接变成企业利润,这就是笔者强烈呼吁“扭转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的重要原因。

当然,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不能只靠商业金融机构努力,还需要中央银行和银保监会并肩作战。商业银行向企业释放长期贷款,需要拥有足够的长期负债。如果银行只有短期负债,那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增加将导致存贷款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提升。对金融机构而言,流动性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如果银行不愿大幅增加流动性风险,就会减少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

换种思路,如果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程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货币乘数的高低,那么减低错配风险、推动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的关键手段就是降低货币乘数。

如何降低货币乘数?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是最有效的手段。实际上,诸多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在加大基础货币投放,但它却被一些把“货币主义当成信仰”的教条人士描述为“大水漫灌”。这值得警惕。

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