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构建中国特色的股市——易会满对资本市场的开放态度“切合实际”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交汇点,资本市场应站到金融的核心位置。笔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应充分体现“为中国人民财富增长服务”的特色,即中国资本市场的人民性:共担资本市场投资风险,共享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红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需要闭关自守。全球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显示和证明,开放将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社会,更加有利于资本价值的准确展现,更加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成长,更有利于400年资本市场发展经验被中国借鉴。

这当然是“双刃剑”——开放同样意味着风险。为此,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要做到“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系统阐述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改革之路时做出的表态,他说:“开放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的管控。资本市场开放,不是为开放而开放,一方面是融入全球金融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了推进改革。”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其带来“世人艳羡”的受益,也被全世界投资人崇尚。其实,巴菲特投资理念没什么神奇,核心就一点:“看清风险,保住本金”之后的才是收益。资本市场开放同样如此,中国希望通过开放获得国际长期资本、股权资本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支撑,但如果不注重风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最深刻的教训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当东南亚许多国家加工出口业走向弱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之时,它们接受的西方学者的建议:开放资本市场,用资本收益平衡贸易逆差。结果是什么?危机,当年显赫一时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一去无回。

必须承认,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确存在嗜血成性的大鳄,它们会聚集巨大的金融实力营造强大的预期氛围,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实施“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攻击。中国香港两次被残害,不都与索罗斯密切相关吗?正是这个索罗斯,2019年9月9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专栏文章呼吁国会立法,限制特朗普可能会为大选选情而与中国达成“停止限制华为”的交易。他甚至说:我对打败中国的兴趣超过了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关心。

索罗斯此言出于怎样的思想基础?全球金融市场还有多少具有同样诉求的“类索罗斯”?看到索罗斯这席话人民还会怀疑“仇视中国力量”的实际存在吗?所以,对中国而言,开放必要,但不能“为开放而开放”,不能“看不清、管不住”之时就无度开放。应当说:“看得清、管得住”是“放得开”的基础和前提。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有句名言:开门迎客要先把房间打扫干净。这句话含义深刻,在自己的房间尚未清理干净的时候就把客人请进来,那房间会变干净,还是更乱?所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笔者的理解,这就是要求我们尽快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而“把房间打扫干净”的关键是要自我强身健体。在“丛林法则”尚未消失之际,体虚多病者必为强者鱼肉。

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