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中国淘宝第一村”旧改启动,曾经卖茶叶一年赚1个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罗赟 │ 广州报道

“48分钟进账37万”“日成交量达7000-8000单”“卖茶叶一年赚了1个亿”…… 这些关于号称“中国淘宝第一村”里仁洞村的“神话”比比皆是,这里也被戏称为“傻子都能赚到钱”的地方。

不过,自5月广州番禺里仁洞村旧村改造项目开始招商起,“旧改”的消息就如同一颗“石子”,落下,便搅动了一池春水。10月21日,里仁洞村旧村改造正式启动。

1

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罗赟│摄

10月下旬的广州,终于有了一丝凉意,上午9点多,里仁洞村小巷里照常传来“哒哒”的机器声,很多民房内的服装加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村内布告栏上最多的还是电商招客服、主播、试衣员的传单,开便利店的大爷们照常收看每天必看的剧集。

其实,这么多年,落在“中国淘宝第一村”的“石子”何止“旧改”这一颗?有人来,有人走,更多的人在思考如何活下去。

淘宝村村长养成记

里仁洞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十年前,这里房租低廉,生活成本低,去往批发市场的公交非常方便,因此吸引了很多服装电商的到来。2015年,在阿里研究院评选的全国活跃网店数最多的十大淘宝村中,里仁洞村排在首位,因此被称为“中国淘宝第一村”。

3

里仁洞村布告栏,填满了招工、厂房出租的告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罗赟│摄)

广东潮汕人罗姚,被戏称为“淘宝村村长”,因为他是较早一批来到里仁洞村发展电商的,也对村里的同行们非常熟悉。

2008年的时候,罗姚来到广州,在广州塔附近租了三套房子开始做女装电商,但是因为房屋较为分散且不靠近货源,所以,2009年6月他和团队成员就搬到了里仁洞村,与另一个同是做电商的朋友合租了一栋民房,至此,开启了“淘宝村村长”的养成之路。

“开始几年的销售额不多,一年也就七八百万,主要是薄利多销。”罗姚告诉记者,他刚来里仁洞村的时候,300平方米一层的民房,租金也就2700元左右,他一共租了三层,周围都是民房制衣厂,还有同行经常一起开车去进货,初期投入成本不高,而且,当时电商兴起不久,网店运营费用很低。“产品毛利率30%就能盈利了,有时候15%到20%也可以。”

罗姚告诉记者,当时想去沙河批发市场附近租房做生意,但是考虑到里仁洞村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同行多,他也就过来了。

摄影、美工、辅料、快递……村里各种电商上下游服务齐全,因为出货量多,快递尤其便宜。更重要的是,里仁洞村的电商同行多,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罗姚就时常和同行交流。

罗姚说,刚开始遇到恶意差评问题,很多新人都不知道如何解决,如果有个处理过类似问题的人告诉你该怎么做,你一下就懂了,“有时候一个问题你自己想很久,不如过来人点拨一下。”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罗姚一干就是6年,也因此获得了“淘宝村村长”的称号。据他介绍,里仁洞村的很多电商老板加班到很晚会相约一起吃夜宵,顺便交流经验,罗姚提到,电商这个行业变化快,每天都有新问题新模式出现,压力很大,多交流才能更好地学习,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玩法。

黄金时代到来,薄利多销时代终结

除了租民房做电商的罗姚们,里仁洞村万利商业园也有不少入驻电商,高峰时,商业园70%都是做电商的。

杨先生是2012年从广东中山来到里仁洞村的,他创建的男裤品牌亚狮龙是万利商业园里为数不多做自主品牌的电商,采用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的模式,不到两年时间,亚狮龙就做到了顶峰。

据万利商业园物业经理陈建勇介绍,2013年到2015年这3年是亚狮龙业绩最好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一年能进账1个亿,“你想想,那时候,一个卖男裤的电商,一年进账1个亿,什么概念。”而在2014年11月10日晚,亚狮龙就已创下了48分钟进账37万元的纪录,相当于当时1个月的销售额。

以卖茶叶为主的陈总生意也越做越好,据说,最多的时候他一年赚了1个亿,买了十几辆名车,就停在万利商业园的停车场里。

罗姚说,2011年到2014年是电商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平台的流量集中且成本低,薄利多销就能做下去。而一个个电商“神话”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里仁洞村趋之若鹜。

在电商“黄金时代”的喧嚣下,与几近昼出夜伏的电商主们不同,住在里仁洞村的租客基本是附近的上班族,较为规律的作息使得两个群体间的交流极少,但是他们都知道里仁洞村是有名的淘宝村,这一点从每天进出拉货的小车和来来往往的快递小哥们就能窥见一斑。

不过,“黄金时代”之后,里仁洞村的电商产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这可能也预示着靠胆量打“价格战”的时代随之终结。

亚狮龙电商店铺的销量从2014年之后开始逐步下滑,按照杨先生的说法,起初数年,亚狮龙团队擅长的是做PC端的展现和推广,等到互联网重心转到移动端,手机购物兴起的时候,他们就跟不上了,业绩开始下滑,随之团队流失,又造成业绩进一步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电商平台由PC端转向移动端以及更多流量平台的诞生,彼时,原有平台也已度过了砸钱揽入驻商家的阶段,收费项目不断增多,电商主获取流量的成本也随之提升。罗姚说,过去1个亿的流量,可能只有3千万是要收费的,现在,都是要收费的。因此,电商的推广费用也就越来越高了。

除了推广费用提高,其他成本也在持续增加。据罗姚回忆,里仁洞村的租金从2010年底就开始上涨,之后以每年约5%的涨幅持续增加,2015年后,罗姚暂时中断了自己的电商事业,转战物流行业。

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盈利模式,但是至今还未找到

时间来到2019年,里仁洞村电商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很多电商团队都走了,以前我们商业园70%都是电商,现在也就50%。”陈建勇对目前园区内电商企业的经营状况表示担忧。他提到,近年来由于运营费用的不断增加,入驻电商的业绩有所下滑,有些撑不下去的就走了。

亚狮龙仍然留在万利商业园,不过一直在缩减人手,据陈建勇介绍,高峰时他们有100多人,现在只有20-30人,在产品上也在转型做高端产品,把部分低端业务砍掉以节约成本。而最初以卖茶叶为主的陈总,因为成本上升太快,在今年5月已经离开了万利商业园,转而以中医养生馆为主营业务。

对于为电商主们提供加工服务的制衣厂来说,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陈女士在里仁洞村开制衣厂有四年时间了,她坦言,近年生意不好做,周围有些制衣厂做不下去就转让了,“下订单的老板越来越抠,工人要求又高,很难赚到钱。”陈女士边说边给记者介绍在一旁帮忙上货的老人,“这是我爸爸,那边那个是我妈,现在人工贵,都找了自己家里人来做员工了。”

就在里仁洞村的电商产业不断下滑的时候,“旧改”也提上了日程。

中国淘宝第一村会消失吗?

里仁洞村户籍人口6079人,常住人口超4万人,这个曾被称为“中国淘宝第一村”的地方,近年来由于各项成本增加,淘宝电商已逐渐减少至600多家,而较为原始的加工产业现状和城中村“脏乱差”的标签,使其到了急需升级转型的阶段。

根据广州市政府官网信息显示,里仁洞村更新改造中,将着力发展智能科技、总部办公及时尚创意三大产业,与汉溪长隆、万博片区构建商、旅、科创产业高度融合的“黄金三角”,打造成为番禺北部智能科技创新平台。

里仁洞村党支部书记李锦礼表示,改造后的里仁洞村会增加很多公共设施,形成更为完善的社区配套。

10月21日上午,里仁洞村旧村改造正式启动,据了解,总投资达210亿的里仁洞村改造是目前广州市投资额最大的旧村庄更新改造项目,改造后的里仁洞片区将成为“科创时尚、商务办公、生态居住”的功能高度复合都市片区,并有望出现300米超高地标。

4

里仁洞村对面的华南碧桂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罗赟│摄)

有观点认为,里仁洞村的旧改目标与现今淘宝村的设定并不符合,那么,这个曾经的“中国淘宝第一村”会就此消失吗?电商主们何去何从?

“旧改涉及整改和之后的拆迁,里仁洞村的电商规模会有所萎缩,但是,我们始终要转型升级的,低端品牌一定会被淘汰。”陈建勇提到,万利商业园的很多电商都在谋求转型,一些老品牌做得不错,“有一个做洗发水的老品牌,自己研发配方,找外面的工厂代工生产产品再拿出去卖,一年进账1到2个亿呢!”

据了解,成片的里仁洞村民房将会被拆除,那么,依托民房加工厂的电商主们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万利商业园也在引进高端电商品牌,希望能在拆迁后得以成功转型。

去年才来到万利商业园的小七则认为运营费用的增加是常态,像租金、人工、推广的成本肯定是逐步上升的,拆迁也是必然的事情,重点是怎么去适应这样变化的环境。小七现在主要以经营手机壳等配件产品为主,服装也是他的电商业务之一,他提到,今年下半年以来生意有所好转,未来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毕竟一直做普货(编者注:没有自主品牌的产品)迟早会被淘汰。

而就在去年,“淘宝村村长”罗姚也开启了他新的电商事业,如今经营食品业务的他对拆迁没有太多的担心,“其实,流量这一块才是最难的。”对他来说,目前的货源不在里仁洞村内,拆迁之后可以搬到周围合适的地方,租金成本可能会有所提升,但是,如何更有效获取流量才是个永恒的难题。

罗姚提到,没有成交量的宝贝(注:指淘宝商品)基本没人敢买,所以,很多电商主会采取“刷单”模式来增加店铺销量,其实,淘宝平台有“直通车”模式来引流,但是大部分人没有那个时间去研究,而且也可能花钱买了流量却没有成交量,“周围的人‘刷单’,你不刷就没有流量,相当于等死,但是,‘刷单’又违法,会被平台处理,就是找死。”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电商主采取了更为垂直化的推广方式,微信推广、网红直播、抖音小视频、线下增粉……大家都在尝试,推广费用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因为一年赚几个亿的电商‘神话’来到这里,也有很多人因为做不下去一年就撤场了,电商这一行,每天都有新花样,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盈利模式,但是,至今还未找到。” 

提到“旧改”,开办制衣厂的陈女士则表示,要看到时候生意怎么样,做得下去就搬到其他地方继续,做得不好也就不做这个了。

据里仁洞村党支部书记李锦礼介绍,现在动工的是安置房,按照目前的计划旧村拆迁至少还要两年才开始,也就是说,里仁洞村的电商主们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思考何去何从。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编辑 | 陈栋栋

编审 | 张   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