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钮文新:必须正确认识“消费”——过度透支消费同样存在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国家统计局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扣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有人分析,中国消费增速回落,主要是汽车消费降低所致。

笔者并不认为7.5%的消费增长不正常,也不认为9.3%就一定好——中国消费观念、消费增长应该回归正常、合理范畴,而不是被拉动着奔向日益严重的透支。

消费增长受制于收入增长。例如,收入增长如果长期在个位数徘徊,而指望消费长期两位数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还可能对“经济增长潜力”构成严重破坏。尤其是在全社会负债率较高、资产负债表趋于恶化的情况下,消费拉动的力度越大,资产负债表可能反而恶化得越快。

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是一个整体,投资、消费、净出口需要平衡增长。尤其针对内需,投资和消费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的两个方面,必须平衡增长,不能偏废其一。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2008年底,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0.98万亿,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582.12亿元;到2019年一季度末,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15.81万亿元,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为6.98万亿元。而且,相比于2008年末的33.77亿元,到2019年一季度末,中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达797.43亿元。

10年间,信用卡授信总额增长15倍,应偿信贷总额增长43倍,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增长超22倍。从大体上看,违约增速与应偿信贷增速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离谱,但我们需要警惕一种趋势:信用卡违约人数大幅增加,而且年轻人占居主体。它说明,中国有些年轻人开始寅吃卯粮,不合理地负债消费。

也就是说,微观上,我们某些地方需要认真反省。近年来,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如何变化?美国人寅吃卯粮消费习惯是不是也在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人?现在,一些消费实际是“炫酷消费”“虚荣消费”,冲击着中华文明的底线。

消费行为实际上展示着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不正,就不可能有“积极、得体、适度”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可能给社会带来风险。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其实就是私人信用严重透支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在艰苦奋斗中走过来,中国人现在是不是还需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精神?是不是还要把奢靡炫富之风视为腐朽没落的征兆?这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