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钮文新:不必担心人民币有些贬值——金融市场需要新认知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当今世界变化多端,尤其是金融市场上,许多过去不曾有过的“怪事”现在已经变成家常便饭。比如,美联储降息,按说美元应当贬值,黄金价格应当上涨,但“怪异”的是:美元不仅不贬值,反而大幅升值;黄金不仅不上涨,反而下跌。整个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尤其是在“破7”后已经稳定于7.10附近。9月12日,特朗普“延缓对华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一句话,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00个基点,达到7.08附近。

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而且背离旧有波动规律,当属新特征。尤其是新一轮“竞争性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之后,各国汇率变动恐怕会更加剧烈而无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国货币汇率是相对于其它货币的价格,非常突出的特征是“相对性”。比如,说美元升值、贬值,一般都是针对美元指数的涨跌而言,但构成美元指数的“一篮子货币”中,欧元独占60%份额,这就意味着美元指数走势不仅会受到美元货币政策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欧元货币政策影响,如果美联储降息,而欧元区采用(或预期采用)更为激进的宽松政策,那就算美联储降息,美元同样会升值。

黄金则不同。美元贬值只是黄金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因素取决于:第一,投资者对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预期;第二,黄金市场价格变化的技术指标。实际上,最近黄金价格的变化,关键就是这两个因素。比如,市场在不断观察全球经济情况,以此判断市场“避险情绪”的高低,以推导黄金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经济数据不好看,市场就判断“避险情绪”升高,黄金价格就涨;经济数据好看(或超预期),市场就判断“避险情绪”下降,黄金价格就走低。此外,黄金价格毕竟已经上涨了很长一段时间,涨幅也较大,从市场角度看,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性调整。所以,这时候我们看到“黄金与美元指数”走势“负相关规律”,实属正常。

一些重量级的经济学者总抱着过去的认知惯性看待当今世界、看待全球金融市场未来走势。事实上,包括如何正确看待全球央行持续放宽货币的做法、基础货币释放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等,都需要新的认知和新的解释。

许多人希望人民币加速国际化,甚至不惜以人民币大规模地升值而吸引外国人更多地持有人民币。笔者一直反对这样的做法:以升值激励外国人持有人民币,属于投机性持有,很危险,只要人民币因个别因素贬值,投机性持有人民币的外国人就会加入抛售人民币的队伍,很容易导致货币攻击,极大提高中国央行维系币值稳定的成本。

此前,曾有一些人士呼吁“央行干预,阻止人民币破7”。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如果汇价是个相对价格,央行就不会一味阻止人民币贬值。因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很可能是美元升值的结果,在我们没有能力阻止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而阻止人民币贬值,可真需要大本事。

央行阻止人民币贬值有三招:其一,卖出美元收回人民币,在忍受汇差损失的同时消耗外汇储备;其二,拉高利率吸引境外金融套利资金流入中国,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稳定性;其三,通过干预阻止美元流出,这样会减少金融市场开放程度。

看看这三招,哪个代价小?付出代价的同时会弱化中国经济健康,而经济健康则是货币强劲与否的基础,如果因为阻止本币贬值而影响到本国经济健康,那结果就是本币贬值压力更大,我们是否可以允许这样的恶性循环?

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更多是市场因素,如果确认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作用,那我们就不必对人民币贬值过度恐慌,而更应看到货币升值和贬值各有利弊,贬值未必是坏事,升值未必是好事。为什么这些年中国人更喜欢人民币升值?其实,这和中国境外留学、旅游、消费人数激增密切有关,他们为了人民币能兑换更多外币而希望人民币升值,但殊不知,人民币高估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发达国家为什么不断放宽货币?实际就是为了压低本币币值,帮助实体经济发育。当然,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期许是:修复资产负债表。

笔者经过调查和研究认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能够在7至7.2区间波动,那中国实体经济的舒适度就会大大增加。

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