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印度经济数据造假了?——印度政府需要提防落井下石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从2017年10月开始,国际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就频频发出“看空印度”的观点,现在似有进一步发酵之势。近日,在接受新加坡媒体电话采访时,罗杰斯进一步表达了“看空并做空印度”的态度。

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值新一轮调整的“敏感之际”,作为“外债规模远超外汇储备”的国家,印度金融市场脆弱性不言而喻。美联储在前一轮减息和加息的过程中,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均呈大起大落表现。而此时罗杰斯再放“空言”,是否会让印度金融市场雪上加霜?

进入2019年以来,印度卢比兑美元已经下跌了8.7%。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外国投资者今年大量抛售印度股票和债券,出售数量分别达到44.4亿美元和73.4亿美元。另据印度央行7月会议纪要,大多数成员认为印度面临通胀上行风险,尤其在原油供应紧张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印度经济会出现增长放缓的风险。一面是通胀加剧,一面是经济增长放缓,这是不是说明印度经济正在“走向滞胀”?印度央行担心,这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挤出私人投资。

此前,罗杰斯在接受印度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印度经济部门和央行在面对债务上升及贸易失衡问题时接连犯错,并认为“他们根本不懂经济”。在罗杰斯看来,印度债务相对GDP比重的不断攀升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都是非常糟糕的情况。《经济学人》杂志也报道称,现在的印度经济正处在25年以来“最紧迫的境地”,印度经济已经掉进美元债务陷阱,加之国内银行背负着高达20%的坏账,印度必须防范华尔街的“嗜血群鲨”。

据印央行数据,截至2018年底,印度外汇储备为4017.76亿美元,但印度公共债务已达约1.19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放缓、金融市场风险厌恶情绪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这种“外债规模远超外储规模”的格局属于“高危状态”。这或许是有媒体称印度为“玻璃之国”的主要原因。另有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外债利息支出已占印度财政收入的26%,而此后的两年,为拉动经济增长,印度财政赤字不断扩张。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在失去1/3财政收入的情况下,还能维持扩张性财政支出可能性几乎为零。

好汉难敌四手,饿虎也怕群狼。历史地看,一个国家遭受金融攻击时多会出现一种现象:各路金融专家、大亨在媒体上针对这个国家频繁发出看空、做空的言论。

现在的情况是,看空印度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已经持续数年。这个过程中,尽管印度经济数据每况愈下,而数年唱空和做空并未使印度经济出现“塌方式”跌落,这甚至会使人感到“疲沓”而放松警惕,但这很可能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统计显示,过去6个月,印度的汽车和一些耐用品销售放缓,现在已经开始向多领域蔓延。比如,航空运输增长放缓,肥皂和洗涤剂等消费品的销售也开始减弱。一些华尔街分析师就此认为,印度已经出现“断崖下坠的迹象”。

从外媒报道的总体看,目前对印度经济“看空分析”已经开始从表层的数据,向否定“印度经济奇迹”转向。一些分析师甚至开始将印度经济过去多年的高增长解释为“数据造假”,甚至是“庞氏经济骗局”。

无论如何,印度政府都需要提防国际金融大鳄们落井下石。

“造假”质疑源自印度前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Arvind Subramanian今年6月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印度经济过去数年保持7.2%~7.5%的高增长,这是不可能的,而实际增长率不过5%~5.5%而已。为什么GDP增速会被高估?报告认为,这是印度2011—2012年修改GDP统计方法导致,而这个统计方法不能准确衡量经济在放缓期间的增长状况,高估了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贸易、运输等对GDP增长的贡献。

这份报告引发了国际市场对印度经济数据真实性的猜疑。印度国会高级发言人阿南德·沙玛也担忧地表示,过去几年,印度经济是喘息,而非飞驰。现在印度经济的4个引擎——投资、制造、出口和资本都在下降。与此同时,印度联邦还在大量举债。今年5月,印度的工业产出放缓至3.1%,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1%。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对外贸易逆差,外债过多的国家最怕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但不幸的是,今年6月,印度出口量已降至41个月的低点:250亿美元。这将加剧卢比的贬值幅度。怎么办?黄金是印度人的最爱,每年进口黄金需要消耗不少的外汇储备,而近日,印度政府将印度黄金进口关税从10%提至12.5%。

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