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厨房 > 正文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累计减贫65.9万人 贫困发生率降至7.1%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6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聚焦深度 攻坚克难”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长向贵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凉山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到2018年年底,全州累计减贫65.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了7.1%。主要做法是以发展引导形成内生动力,以内生动力进一步带动深度发展,有五方面亮点:

亮点一,人与路。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知道,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要想富、先修路。过去凉山的观念比较落后,一些群众认为路只要能凑合走就可以了,已经习惯于人背马驼。精准脱贫以来,凉山州发生的第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人与路,现在随着一条条山路的打通,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贸易方兴未艾,突然发现原来路就是发展,有路就有钱,这个观念的变化很不简单。所以,我们彝族群众从开始过去要我修路,转变为我要修路。

凉山著名的悬崖村,已经修出了一条钢梯天路,这条天路彻底结束了悬崖村人与世隔绝的历史,让新一代村民实现了与时代同频共振。像悬崖村这样的大山里的村,我们还有不少。我下乡的时候,基本上是行走在一条天路上,往山下一望万丈深渊,我们扶着把手,手心都是汗。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在大凉山青天之上建成农村公路上1.4万公里,通村率已经达到99.99%。投入多少钱呢?110多亿,今天彝区群众正顺着这一条条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天路”,走出了大山,拥抱了世界,真正实现了“人修了路、路改变了人”。

亮点二,人与房。中国人常说安居乐业。但凉山彝区作为最大的直过区,千百年来,被重重大山围困的人们和牛马混居在一起,他们住在低矮、破旧、阴暗的土坯房里,那种贫困、那种蚊蝇成群、那种脏乱不堪超出了在座记者们的想象。精准扶贫以来,我们的老百姓突然发现原来住不仅仅是生存,住还意味着生活,意味着窗明几净、美好舒心,彝区群众迸发出前所未有对美好家居的向往。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总共陆续投入了271亿,建起了10.82万套新房,如珍珠散落在大凉山的层层褶皱中,48.54万贫困人口在这些新房中开始了新生活。易地搬迁、彝家新寨,这些温暖的名词使整个彝区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人建了房,房改变了人。

亮点三,人与文。我们彝族同胞有一句话,为人多学习,成就超常人。我们认为教育和文明才是最为雄健的精神力量,脱贫攻坚以来,我们州委州政府把教育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我们认为错过这个机会,山区的孩子就很可能错过一个光明的未来;错过脱贫攻坚的政策东风,就可能错过移风易俗的大好机遇。因此,我们以教育作为支点落实人民发展权,以教育塑造新时代乡村文明生活,成为州党委和州政府坚定不移的决心。投入122亿元,建成了各级各类学校1572所,小学教学点1011个,投入22.58亿元,建成3117个“一村一幼”的幼教点,让朗朗的书声成了凉山最动听的乐章。我们还改善全州通校公路,让看着就在眼前,一天走不完的上学难问题彻底成为凉山往事。我们坚定实施双语教学,确保适龄儿童在学前就学会普通话,让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天籁之音回荡在凉山的村村寨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我们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彝区强力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融入现代文明。近年来,彝族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是教育的力量,是文明的生发,人融入了文明,文明改变了人。

亮点四,人与能。打铁还需自身硬,脱贫尤需内生动力。为此,我们凉山州把提升农民文化和技能摆在突出位置,并为此投入约3.8亿元,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对全州12.73万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实行全员轮训。当这些一技在身的新型农民迈开自信的步伐走向山外,脱贫致富的希望充盈着他们的胸膛。治标当治本,产业发展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此,我们投入38.1亿元,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当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对接起来,当合作社抱团发展特色产业蔚然兴起,贫困群众的口袋鼓了,眼界开阔了,思想解放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愈发坚定。人拥有了能力,能力改变了人。

亮点五,干与群。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我们常常告诉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扶贫工作上,就是要能为“两不愁三保障”跑断腿,就是能为移风易俗磨破嘴。我们的干部正是秉着这样的认识,获得了群众的极大信任。有的媒体评价我们凉山州干部群众凝成一股绳的状态叫“民心无官,只有伙伴;念念不忘,唯有老乡”。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安排部署后,四川省委选派5700多名精兵强将奔赴主战场,与我州一万多名扶贫干部会师凉山。大凉山,穷地方,苦地方,干事业的好地方。这两万多名战士组成的精锐部队在这里淬火历练,他们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敢死队,更是未来乡村振兴优秀可靠的中坚力量。

非常感谢大家听了我说了这么多,总的来说,凉山巨变是跟着党,群众彻底摒弃了安于贫困、或者不愿承认、不敢承认贫困的心理,树立了自力更生、自立自强、自我脱贫的信心和勇气,今天我们凉山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个未来一定是胜利走向胜利的未来,一定是一个不辜负党和国家,社会各界,一个幸福万年长的未来。

编辑:崔晓萌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