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甘肃 > 正文

倾听与复兴:甘肃临洮举办第三届马家窑文化论坛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李开南) 5月17日,来自甘肃省内外学术机构、高等院校、文化社团的专家学者、国际艺术家、文化社团及新闻媒体共计400多人齐聚“临洮三馆”,参加“陶的精神——马家窑的魅力”第三届中国马家窑文化艺术国际论坛,共同倾听“马家窑的声音”、探讨马家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本次论坛以“陶的精神——马家窑的魅力”为主题,内容包括专家解读、主题演讲、学术研讨、视频展映等系列活动,为深度发掘和探寻马家窑文化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文化意义搭建了新平台。

论坛现场。摄影 李开南

论坛现场(李开南 

应邀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及嘉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会员、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名誉院长李见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韩建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贾笑冰;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IAC)会员戴雨享;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何鄂;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退休教授郎树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郭志委;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雷菊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博;罗马尼亚陶器纹饰解读学者帕特拉什卡努;北京择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蒋云涛;以及来自德国的马汀、阿根廷的维尔玛等国际艺术家。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名誉院长李见深致辞。摄影 李开南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名誉院长李见深致辞李开南 摄

临洮县委书记石琳在致辞中表示,临洮历史渊源,文化璀璨,美丽富绕,是镶嵌在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1923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我县发现了“马家窑”;1949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命名了“马家窑”;1988年,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新时代,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我们正在复兴“马家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演讲。摄影 李开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演讲李开南 摄

伴随着改革的春潮、踏着世纪的节拍,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家窑文化保护发掘工作,2009年首次举办了马家窑文化研讨会,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我县开展了田野钻探,2013年启动开展了马家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洮·马家窑文化国际学术论坛暨马家窑遗址发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挂牌成立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马家窑文化研究基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洮河流域工作站、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四个考古工作机构。在本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式上,该县又挂牌成立了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马家窑文化研究基地和《东方收藏》杂志社西北文稿中心两个新机构,所有这些机构的成立,为马家窑文化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马尼亚陶器纹饰解读学者帕特拉什卡努演讲。摄影 李开南

罗马尼亚陶器纹饰解读学者帕特拉什卡努演讲李开南 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围绕马家窑文化系列节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临洮县汇聚多方智慧力量,收获了极大的学术成果。先后4次配合考古研究所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累计发现陶片、石器、骨器、动物遗骸等遗物60多万件,发现灰坑81个、房屋遗址48处、灰沟9条、墓葬10座,马家窑文化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马家窑文化正在以昂扬的姿态走出临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保护和传承马家窑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石琳表示,“我们诚挚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我们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马家窑文化指点迷津、建言献策,与我们一道共同掀开新时期马家窑文化研究保护与传承复兴的新篇章。我们将认真聆听大家的深度解析,悉心汲取真知灼见,全面整理汇总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持续深化马家窑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复兴,并以此为契机,坚持做亮祖业、做活事业、做大产业,全面开启新时代临洮‘文化崛起’的新征程。”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