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金融 > 正文

私募迎“金色”一季度:平均收益16.55% 近三成满仓

证券时报记者 许孝如

2019年一季度,上证指数大涨23.93%,沪深300指数大涨28.62%,熬过寒冬的私募基金也终于迎来“春天”。

截至3月末,私募行业的平均收益为16.55%,股票策略以20.71%的平均收益排名各大策略榜首,成为今年各类资产中最赚钱的一类。

牛市下,春节后私募基金一直处于加仓状态,3月底私募的平均仓位已增至74%,创14个月来新高。此外,调查显示有29.91%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状态,满仓私募占比相比2月小幅提升。

债券策略业绩垫底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私募行业的平均收益为16.55%,股票策略更是以20.71%的平均收益排名各大策略榜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私募十大策略均录得正收益,债券策略以3.15%的业绩排名垫底。

虽然私募取得完美开局,不过整体依然没有跑赢指数。一季度,上证指数的涨幅为23.93%,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则高达28.62%。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13625只更新业绩的私募产品中,11917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达87.5%。其中,有近50只产品取得翻倍的成绩,300多只产品取得50%以上的收益。八阳资产和璟行资产旗下分别有一只产品取得了4倍的回报。

百亿股票私募成大赢家

今年年初,不少百亿私募都坚定A股底部位置的判断,不过看多不做多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一季度百亿私募的收益如何?

目前,市场百亿规模以上的证券私募共有27家。按策略分,股票多头私募有11家,债券私募8家,宏观策略私募2家,多策略私募5家。敦和资产暂时没有对外公布业绩。

总体来看,26家百亿私募,有9家的代表产品收益超过20%。

以百亿私募代表产品的业绩来看,截至3月末,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景林资产、千合资本、明达资产等5家业绩均超过20%。其中,淡水泉投资的代表产品今年来的收益高达31.23%,在所有百亿私募中排名第一,星石投资和景林资产排名第三和第四。

多策略私募中,茂典资产和银叶投资排名靠前,旗下的代表产品收益分别达30.33%和27.05%,在所有百亿私募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以宏观策略著称的凯丰投资,今年一季度以26.15%的收益,在所有百亿私募中排名第六。

相较之下,8家百亿债券私募的业绩则暗淡不少,在所有百亿私募中排名垫底,虽然全部取得正收益,但平均收益不到2%。

仓位创14个月新高

伴随着指数的走高,私募基金3月也继续加大对股票的配置。与此同时,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新备案的产品数量,环比上月实现翻倍。

华润信托发布的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经理平均股票仓位比例增加到74%,已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也创出了201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私募排排网调研数据显示,春节后,私募基金一直处于加仓状态。截至4月初,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4.87%,相比上月同期的71.99%再度提高,创近一年新高。

从仓位分布看,调查显示有29.91%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状态,满仓私募占比相比上个月小幅提升;90.6%的私募基金在五成仓或者五成仓以上,高仓位的私募占比再次大幅增长,只有9.4%的私募处于五成仓以下,其中有不到1%的私募处于空仓观望状态,创近一年新低。

据记者了解,多家百亿股票私募均处于较高仓位,甚至有几家满仓。

此外,3月协会新备案证券类私募产品1084只,环比上月的437只实现翻倍。产品备案量剧增,表明3月机构建仓热情出现高涨。

结构改善将持续

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表示,一季度A股处在牛市的前期酝酿阶段,市场大涨是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主导的估值修复,使得市场迎来一波修复性的普涨行情,价值股、成长股甚至垃圾股和概念股均有较好表现。

“目前,估值修复已经接近尾声,市场积累了不错的涨幅,可能会短期休整,之后将可能进入牛市的爆发阶段。”杨玲说,“这一阶段需要基本面的配合。在基本面逐步见底的情况下,业绩驱动将是未来行情的上涨动力。”

清河泉资本认为,从历史先行指标规律看,五大领先指标(社融、基建投资、PMI、地产销售、汽车销量)一般领先盈利2~3个季度。当前来看,4个指标出现了拐点,分别是1月社融企稳回升、2月基建投资开始回升、3月官方PMI超预期回升、汽车销量低点也已经出现,只剩下地产销量仍在下滑,从3月份地产公司的销量以及一二线城市二手房的交易数据看,回暖势头较为确定。所以,基本可以确立下半年盈利周期将触底回升,唯一的不确定性在于改善的幅度,需要持续跟踪和调研,整体结论是持续性会好于预期,反弹力度可能不及过往。

在杨玲看来,今年宏观经济大概率可见底,反转向上的概率可能不大,但结构改善将持续。其中,受益于减税降费和金融融资服务的高端产业的业绩有望率先复苏。一方面,减税降费最为利好制造业企业。另一方面,以科创板为抓手的“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将成新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