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科创 > 周刊聚焦 > 正文

研韭局 | 淘金科创板:这17家企业押哪个

3月22日和27日,上交所分两批集中公布了受理的17家申请科创板上市企业招股说明书。从所属产业、行业来看,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上交所前二批受理的这17家企业质地究竟如何?

文 | 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记者 李永华 孙庭阳 周琦

研韭局 | 淘金科创板:这17家企业押哪个

3月22日和27日,上交所分两批集中公布了受理的17家申请科创板上市企业招股说明书。从所属产业、行业来看,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对于这些申请的企业,业内褒贬不一。有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企业中不乏一些行业领先企业。但也有人指出,其中真正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甚至还有人直言,看到首批9家企业名单时,还以为是假消息,直到看到官方公布的名单,才确定是真的。

据媒体报道,在3月18日的培训班上,监管层要求投行深刻理解科创板的定位和精神,要真正筛选出一批科技实力和潜力达到世界前沿水平的企业登陆科创板,不能变相成为创业板的延伸。

受理并不意味着通过。3月27日,上交所表示,在受理环节,仅是对企业申请文件齐备性、中介机构资质等的核对,相当于申报企业获得了“准考证”,可以进入考场考试,并不表示一定能够考试通过或获得好成绩。

上交所前二批受理的这17家企业质地究竟如何?是否真正拥有关键核心技术?

第一批

预计融资额15.14亿元

晶晨半导体:从机顶盒芯片到智能电视SoC芯片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晨半导体”),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企业,其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和 AI 音视频系统终端,其营收99.96%来自多媒体芯片。其中,最主要产品是智能机顶盒芯片。2016—2018年,该项产品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为81.42%、76.29%、55.62%。

目前,市场智能机顶盒芯片的主要参与者除了晶晨半导体,还有联发科、海思半导体等。

格兰研究数据显示,在 OTT机顶盒芯片零售市场,2018年晶晨半导体的市场份额达到63.25%,超过第二名联发科51.39个百分点。同期,我国 IPTV/OTT机顶盒(OTT机顶盒包括零售市场和运营商市场)采用的芯片方案,晶晨半导体的市场份额为32.6%,位列海思半导体之后。

据媒体报道,晶晨半导体此次上市的重点之一,在于加码IPC SoC(网络摄像机系统级芯片)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晶晨半导体不仅要与北京君正、国科微、富瀚微等企业竞争,还要面对一家独大的华为海思——2016年,海思在IPC SoC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2%。

晶晨半导体招股书显示,目前公司拥有11项核心技术、47项专利和3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016—2018年度,其研发投入分别为2.11亿元、2.67亿元、3.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34%、15.8%、15.88%。

2016—2018年,晶晨半导体的可比公司(以全志科技、北京君正、国科微、富瀚微4家企业的平均值为参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的平均值为27.09%、26.76%、27.54%。

截至2018年底,晶晨半导体研发人员619人,占其员工总数的81.13%。其中,4名核心技术人员,均在该公司任职10年以上。

业内人士称,中国彩电以前“缺芯少屏”,屏幕问题现在已逐步解决,而受制于芯片开发和生产工艺,芯片还主要靠进口,海思、晶晨的芯片设计能力,已基本可以满足彩电产品的需求,但从生产工艺来说,仍然需要进一步追赶。

预计融资额4.5亿元

睿创微纳:填补国内空白的红外技术新星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睿创微纳”)显得颇为神秘,其前五大客户中,有三家分别叫作K0016、K0017、K0014,贡献了超50%的营收。

这与其主打产品有关。红外成像行业是多项科技集中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行业,长期以来,红外热成像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被欧美发达国家所垄断,并对中国实施禁运和限制。

作为国内少有的具备探测器自主研发并实现量产的公司,睿创微纳能够运用核心技术独立自主地生产红外 MEMS 芯片、红外探测器、机芯和红外热成像仪等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高精度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应用等方面的空白。

睿创微纳建有山东省红外成像与光电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光电成像技术工程实验室。2017年,该公司获批作为牵头单位,承担“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其子公司艾睿光电通过了IOS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ATF16949武器装备二级保密资格认证。

在研发方面,睿创微纳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睿创微纳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94.43万元、2675.89万元、6508.1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9.78%、17.18%、16.94%,均高于科创板第二套上市标准要求。

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有研发人员22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7.39%。其中,核心技术人员马宏、王洪臣、陈文礼三人中两人拥有博士学位,一人拥有硕士学位,均在红外、芯片等领域深耕多年。王洪臣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陈文礼曾获烟台市科技发明二等奖。

预计融资额8.7亿元

天奈科技:国内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奈科技”)是新型材料领域公司,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

据天奈科技介绍,公司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催化反应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的连续化生产,生产能力可达吨级。公司9名董事,其中4名是与公司核心技术相关工科专业,也是公司核心研发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均有海外博士学历。

目前,天奈科技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8项发明专利及16项实用新型专利、美国知识产权局授权3项发明专利、日本特许厅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19项清华大学独占许可专利。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动力锂电池。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是公司最主要产品,比亚迪、新能源科技和宁德时代等一流锂电池生产企业是主要客户。2016—2018年,比亚迪位居前两大客户,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7%~34%。

预计融资额3.62亿元

江苏北人:外购标准机器人设备进行系统集成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北人”)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2011年成立,2016年登陆新三板(836084.OC)。

为投资江苏北人, 同系资本创始合伙人朱鹥佳曾做过深入调研,后因估值太高而放弃。

朱鹥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江苏北人的商业模式是公司外购标准机器人设备,根据客户生产线的要求,配置自行研发的操作控制软件和其他硬件设备进行系统集成,让机器人在工艺流水线上替代人工操作。

朱鹥佳称,这类模式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工艺设计、软件执行,要在整个串联的流水线上让每个位置的机器人都高效运转。

据江苏北人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拥有14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软件著作权,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柔性精益自动化产线设计技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也都已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和专利。公司在生产线及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机器人弧焊、视觉检测和数据采集处理有关键技术。

公司9名董事中,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博士,公司副总经理和监事曾是此学院的副教授。

朱鹥佳介绍,可用此类公司服务单位的业内排名来判断其自身核心技术的行业地位。此方法既可检验公司核心技术实用性,也可考验核心技术的市场认可度。

“如果公司服务的是国际一流、国内一流公司,其核心技术所处位置基本是靠前的。如果服务的是国内二线企业,其核心技术尚待改进升级。”朱鹥佳说。

江苏北人的产品主要服务于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品牌汽车厂商,还开拓了包括上海航天、振华重工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客户。与江苏北人技术上对标的公司是华昌达(300278.SZ)主要服务于北汽集团、东风汽车和长城汽车。

预计融资额7.45亿元

利元亨:保荐书无核心技术详细论述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元亨”)是广东唯一的“种子选手”。

招股说明书显示,利元亨成立于2014年11月,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等领域提供高端成套智能装备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利元亨拥有44 件发明专利、81 件实用新型专利和3 件外观设计专利,另有54 件软件著作权。

公司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动力电池制芯工艺全自动装配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动力电池制芯工艺全自动装配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经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鉴定,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在民生证券共21页的保荐书中,均找不到有关利元亨核心技术的详细论述。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利元亨共有员工1485 人,其中研发人员512人,占比为34.48%;在研发投入方面,2016—2018年,利元亨研发投入分别为 2264.52 万元、5294.38 万元和 7838.72 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89%、13.15%和 11.50%。

目前,利元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核心技术相关产品,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等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6—2018年,公司第一大客户都是新能源科技,占销售收入均超过50%。新能源科技是日本TDK集团属下的公司,为苹果、华为、vivo和 OPPO等企业供应电池。

预计融资额16亿元

容百新能源:业内居第三,但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9家垫底

在上交所科创板首批受理的9家企业中,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容百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低,也因此受到外界的质疑。

容百新能源的前身为宁波金和锂电,于2014年9月成立,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小型锂电、动力锂电以及储能领域。

招股书显示,容百新能源位于锂电池产业链的中游,公司从富美实、格林美、天齐锂业等上游公司采购镍盐、钴盐、锂盐等原材料,加工成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及三元材料前驱体,再将三元正极材料出售给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国内外知名锂电池厂商。其核心技术产品收入2016—2018年度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98.61%、98.36%、97.73%。

三元材料可分为镍钴锰(NCM)和镍钴铝(NCA),特斯拉采用的是NCA,而国内锂电正极材料主要采用的是NCM。

在NCM的不同品种中,镍的含量越高,电池能量密度越大。因此,高镍电池更受市场青睐。

“高镍三元材料可以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电池中可储存的电量更多。”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彦彬说,从技术角度来看,三元材料能量密度、输出特性、循环寿命、存储稳定性、安全性等主要性能指标相对而言比较均衡,因此是未来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方向。

容百新能源招股书称,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高镍产品(NCM811)量产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NCM811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2016—2018年,容百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84%。

公开资料显示,2017—2018年,容百新能源蝉联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第三位,位列杉杉能源(835930.OC)和厦门钨业(600549.SH)之后。

不过,高镍三元锂电池还面临着安全性难题。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高镍体系已成为一致共识,但安全问题依然还没有被完全攻克,因此不少企业选择了观望。

陈彦彬介绍,若通过高镍化或者提高工作电压,把能量密度做上去很容易,但是三元锂电池的循环寿命、高温存储特性会比较差,同时安全风险也或会增加,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难度很大。

近两年,国内电动车和特斯拉起火事件频发,业内人士认为,这与高镍三元锂电池大规模应用关系紧密。

在世界范围内,LG化学和SKI在2018年表示将推迟量产NCM811电池和配套车型,三星SDI也表示,NCM811电池的应用时间要推到2020年以后。

容百新能源招股书显示,其自主研发的前驱体共沉淀、正极材料掺杂、高电压单晶材料生产等核心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

容百新能源的研发团队中,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白厚善,是我国锂电材料行业资深技术专家;总经理兼研究院院长刘相烈是韩国锂电材料专家,曾在三星SDI、L&F等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研究院副院长孙保国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研究院副院长李琮熙参与了多项韩国国家研发项目。

截至2018 年12 月31 日,容百新能源共有核心技术人员7 人、研发人员319 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4.79%。

不过,容百新能源受到争议最大的,就是其研发投入。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容百新能源研发费用分别为3179.67万元、7697.64万元和1.20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9%、4.1%和3.94%。

同行业公司厦门钨业、当升科技、格林美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2017年分别为4.81%、4.8%、3.4%,行业平均为4.34%;2016年分别为3.74%、5.53%、2.6%,行业平均为3.96%。容百新能源在同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上并不占优,且远低于科创板第二套上市标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15%以上的要求。

预计融资额25亿元

和舰芯片:技术落后台湾一个世代

虽然中国证监会关于科创板的实施意见中允许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但作为上交所首批受理的9家企业中唯一一家连续3年亏损的企业,和舰芯片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舰芯片”)还是成为业内谈论的焦点之一。

和舰芯片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49亿元、-12.67亿元、-26.02亿元。截至2018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9.27亿元。

和舰芯片称,尚未盈利及存在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厦门联芯前期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摊销太大导致毛利率为负且需计提存货减值和预债所致。

据业内人士介绍,集成电路生产线投资巨大,一条28nm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投资额超过300亿元,加之集成电路设备折旧年限短,厦门联芯固定资产折旧多无可厚非,一旦资产折旧完成,实现盈利并非难题。不过,其无形资产摊销太大,或对其登陆科创板存在不利影响。

厦门联芯的无形资产摊销,主要是技术授权费用。

招股书显示,和舰芯片的核心技术大部分需要取得控股股东联华电子授权。因此,其账面原值高达23.87亿元的无形资产,要在5年内摊销,加大了和舰芯片的亏损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背负了巨额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和舰芯片的产品仍被质疑非顶级产品。

和舰芯片的控股股东联华电子持有其98.14%的股份,拥有绝对控制权。但联华电子是中国台湾企业,受台湾当局相关规定,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新设晶圆制造厂或并购、参股大陆晶圆制造厂,不得为超过12寸晶圆铸造。同时,投资的制程技术须落后该公司在台湾的制程技术一个世代以上。

也就是说,受制于相关规定,在支付了巨额的技术授权费用后,和舰芯片还是无法在大陆应用母公司联华电子最先进的制程技术。

招股书显示,和舰芯片最先进制程为28nm,拥有完整的28nm、40nm、90nm、0.11μm、0.13µm、0.18µm、0.25µm、0.35µm、0.5µm工艺技术平台。

在制程技术中,间距越小,技术难度越高。

纵观全球晶圆代工厂,行业龙头、联华电子的“同胞兄弟”台积电已量产7nm晶圆,其5nm晶圆也将登场,韩国三星也已量产7nm晶圆。

此外,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国际(0981.HK),第一代FinFET 14nm技术进入客户验证阶段,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投入大规模量产,12nm的工艺开发也已取得突破。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联华电子停止12nm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在晶圆代工市场上不再拼技术,而是更看重投资回报率,赚钱第一。

在联华电子停止12nm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后,和舰芯片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需要依靠成熟的28nm制程技术与同类企业竞争。

此外,招股书显示,和舰芯片及其子公司所在地对其提供了多项政府补助,2016—2018年,和舰芯片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27亿元。截至2018年末,其计入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则高达38.35亿元。

预计融资额12亿元

安翰科技:第一大客户实控人间接持股安翰科技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翰科技”)是自主研发“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并实现商业化的公司。

2009年,公司成立,2013年,安翰科技“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正式面市,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审批,成为全球首个可精准检查胃部的“胶囊胃镜”。依靠这个胶囊胃镜系统,能够对人体胃部进行精准检查,此系统占安翰科技主营业务收入近100%。公司有51项已授权的专利,涉及磁控算法、磁控设备等。募集资金中四成用于消化道胶囊武汉基地升级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为安翰科技制作的发行保荐书共18页,只是从上市条件、市值指标论述了符合《科创板上市规则》有关规定,没有具体介绍安翰科技的行业地位、技术优势。

而且,拥有如此高大上产品的安翰科技并未“俘获”国内各大医院的“心”。第一大客户美年大健康,2016—2018年占安翰科技主营业务收入73%~81%,可谓倾力扶持。

天眼查显示,两者关系不止如此,美年大健康实控人俞熔控制的一家投资公司还是安翰科技的股东,入股时间是2016年12月,持股比例是3.6013%。

预计融资额17.47亿元

科前生物:院士领衔,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较低

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前生物”)主营兽用禽用疫苗。科前生物第一大股东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由董事长等7人共同管理,董事长是华中农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另有3人为博士生导师,一人为教授,一人为高级实验师。

科前生物已经取得47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近30项是公司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转化而来。2019年1月,又获得3项新兽药注册,7项正在进行新兽药评审。

公司称,2017年科前生物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公司产品中的猪伪狂犬疫苗等3种疫苗2016年和2017年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国内市场份额近30%,另有两种疫苗市场占有率在15%左右,市场排名第二。近3年猪用和禽用疫苗占公司主营收入93%~99%。

从科前生物的表述看,研发实力强大,但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并不高。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科前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2155.08万元、5343.98万元、4764.50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52%、8.44%及6.48%,远低于15%。

在行业内,这一比例是什么水平呢? 海利生物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44%;瑞普生物2016年、2017年研发投入均超过1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也超过10%;中牧股份2017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虽然只有4.37%,但研发投入达到1.78亿元。

第二批

预计融资额3.38亿元

贝斯达:冲击创业板两次未果,曾被质疑技术来源合法性

申请科创板IPO,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斯达”)向资本市场发起了第三次冲击。

贝斯达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技术方面,陈文波、罗斌斌等主要核心技术人员曾参与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型磁共振设备研发,是我国最早从事核磁共振研发的技术团队之一,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然而,2018年初“折戟”创业板时曾暴露贝斯达在技术方面的深层问题。

2015年,贝斯达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3月进入上市辅导期;2017年5月,贝斯达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创业板上市,同年12月15日,证监会给出了多达54点的反馈意见;2018年1月26日,贝斯达再次报送修改后的招股书,被发审委否决。

在反馈意见中,发审委直指,公司技术来源是否合法、技术权属清晰存疑、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新三板挂牌期间募集资金的使用存在违规情形及其他问题等。

3月27日,贝斯达发布的科创板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2018年末,贝斯达应收款项分别为6.34亿元、7.36亿元和8.08亿元,占当期末资产总额的52.10%、49.08%和51.27%,而这3年的营收分别为3.14亿元、3.71亿元、4.14亿元。也就是说,当期应收账款是贝斯达营收的一倍左右。

贝斯达曾解释,公司主营磁共振成像设备,应收账款高主因是其客户集中在民营医院,大多是信用销售、分期付款,而三甲医院等大型医院主要采用GE、西门子等国际品牌。

2016—2018年,贝斯达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7%、6.16%、9.50%,低于其竞争对手——迈瑞医疗(300760.SZ),后者2016年、2017年该比重为12.06%、10.13%。

卷土重来的贝斯达或已排除此前被质疑的问题?

预计融资额10亿元

光峰科技:参与过央视春晚、故宫“上元之夜”

2018年央视春晚,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峰科技”)用54台激光投影机投影出共计面积达2000㎡的未来交通景象。今年元宵节,故宫“上元之夜”,光峰科技的激光投影又把故宫太和门“变身”3000㎡巨幕。

在光峰科技的官网首页上,春晚与故宫的项目被放在了显眼处。

招股说明书中,光峰科技称,公司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为技术优势,而技术优势的基础正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以及众多专利所构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创荧光激光显示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以及持续的大规模研发投入,截至 2019 年2月28 日,在全球范围内获授权专利766项,同时正在申请授权的专利超700项。

2016—2018年,光峰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76%、11.58%、9.79%,逐年下降;从金额来看,2016—2018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012.48万元、9330.16万元和13573.05 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招股书显示,光峰科技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全国市场占有率约60%,激光电视光机市场占有率超 30%。公司称,基于核心基础技术的属性,未来跨显示场景拓展也是其持续突破的一个方向。近年来,车载抬头显示、全息投影显示以及随身投影显示等新型显示应用领域方兴未艾,均是未来ALPD®(先进的激光荧光粉显示技术)的重点应用发展方向。

预计融资额8.08亿元

世纪空间:新三板转来的空间信息数据服务商

科创板消息一出,不少新三板企业就准备转投此地。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世纪空间”)“吃了螃蟹”。

据招股说明书,世纪空间成立于2001年,公司办公地毗邻国家遥感中心,拥有自主运营控制的“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系统(包括3颗光学遥感卫星以及自主研建的地面系统),公司主要通过提供卫星遥感大数据产品、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及其他方式取得收入。

世纪空间称,其核心技术包括遥感卫星智能观测与获取技术、专有算法、模型和软件系统等。从其客户来看,近年来占其营收超过30%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遥感数据服务项目,其中一项就是提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等项目所需数据;其官网显示,3月25日,世纪空间与空客公司在法国巴黎就开展新一代甚高分辨率卫星的战略合作签署协议。

2016—2018年,世纪空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6亿元、4.63亿元和6.04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584.97万元、4635.59万元和7202.34万元。

同期,公司研发投入从2016年的3082.77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6192.89 万元,3年翻番,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77%、9.41%、10.26%。

世纪空间2016年1月6日在新三板挂牌,同年10月24日,公司向北京证监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材料,2016年12月5日,世纪空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在新三板的时间不足一年。

预计融资额11.32亿元

虹软科技:可按计件模式收取软件技术授权费

在入选科创板第二批受理企业之前,虹软科技在业内已经声名赫赫。公司自我介绍时称,“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之一”。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全球TOP20安卓手机均采用虹软技术,虹软的智能双摄、AI美颜、智能HDR等AI拍照算法在安卓主流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虹软科技进入视觉人工智能领域已有25年。虹软科技原为ArcSoft US(一家在美国成立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94年。虹软科技创始人、实控人邓晖是美国国籍,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曾在85年间出现2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7年,经过一系列股权重组后,虹软科技成为境内上市主体。

招股书显示,虹软科技积累了大量视觉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这些底层算法具有通用性、延展性,除了可以广泛运用于智能手机外,还可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保险、智能零售、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已经开始进入智能汽车、智能保险等领域,且签署了部分订单或合作合约。

虹软科技称,公司是中国企业中少有可以按计件模式对国内外客户收取软件技术授权费用的企业,即按照客户生产的装载有虹软科技算法技术的智能设备的数量进行收费,体现了虹软科技的技术能力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虹软科技2016—2018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026.84万元、 1.09亿元和1.49亿元,公司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30%。

预计融资额3.04亿元

科大国盾:国内第一的量子保密通信企业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大国盾”)是全球少数具有大规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供货和部署全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介绍称,其为各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以及星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设系统地提供软硬件产品,为政务、金融等行业和领域提供组网及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是科大国盾的技术起源,该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曾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等。团队核心成员潘建伟院士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的领衔人物,曾获美国光学学会(OSA)“2019年度伍德奖”;中科大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彭承志,则是科大国盾董事长。

科大国盾拥有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国际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9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居国内第一。

科大国盾称,其主要产品是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核心设备、量子安全应用产品等四大门类,被部署在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和行业量子保密通信接入网。

招股书显示,科大国盾产品在典型工程应用、大型会议保障中受到广泛认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总长(光缆皮长)已达7000余公里,其中超过6475公里使用了科大国盾提供的产品,且处于在线运行状态,包括京沪干线、武合干线及北京城域网等项目。

2016—2018年,科大国盾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2.84亿元和2.65亿元,其中34%、21%和58%来自第一大客户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公司,此客户采购的产品主要用于中科大承建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国科量网承建的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建设工程项目等。

报告期内,科大国盾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5318.03万元、7344.36万元和9620.95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3.41%、25.89%和36.35%,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73%。

招股书称,科大国盾拟募资3.04亿元,其中2.57亿元用于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0.47亿元建设研发中心。

预计融资额6.08亿元

特宝生物:财务数据与股东数据“打架”

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特宝生物”)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修饰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招股书显示,特宝生物以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药物为主要研发方向,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聚乙二醇重组蛋白质修饰平台技术、蛋白质药物生产平台技术和药物筛选及优化平台技术。公司已开发完成了 4 个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用于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特宝生物称,报告期内,其研发团队入选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十一五”以来,该团队共计承担了9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5名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都超过15年。研发团队核心周卫东是复旦大学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公司董事、总经理孙黎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研发投入上,特宝生物2016—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17%、13.61%、9.67%,占比下降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通化东宝(600867.SH)持有特宝生物33.94%的股份。但特宝生物招股书中的财务数据,与通化东宝的财务数据披露内容有不相符之处。

特宝生物招股书显示,其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3.23亿元,净利润为516.86万元;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为2.8亿元,净利润为2931.41万元;截至2017年底,资产总额为6.37亿元。

而通化东宝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特宝生物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3.26亿元、净利润为1366.31万元;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为2.86亿元,净利润为3660.14万元;截至2017年底的资产规模为6.43亿元。

也就是说,这两份财务数据中,特宝生物2016年营收、净利润,2017年营收、净利润和资产规模,均有不一致的地方。

预计融资额8.04亿元

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超过55%,17家中最高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芯生物”)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发、产业化、学术推广及销售能力。

招股书显示,微芯生物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创新和早期评价技术体系。截至2018年末,微芯生物拥有104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8%。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鲁先平在分子医学、肿瘤、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十三五”和“863”等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工作。微芯生物已经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21项,已获得外国专利56项,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微芯生物介绍,其产品包括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主要产品有西达本胺,西列格他钠和奥罗尼等,是公司自主研究发现与开发的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

比如,已正式上市销售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开展多个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西奥罗尼是机制新颖的多靶点多通路选择性激酶抑制剂。

值得一提的是,微芯生物2016—201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1.11亿元及1.48亿元,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60.52%、62.01%、55.85%,在首批、第二批上交所受理申请科创板IPO的17家企业中最高。

招股书称,微芯生物本次拟募集资金投向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等6个项目。

预计融资额10.09亿元

华兴源创:大客户为苹果、三星、LG、京东方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兴源创”)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的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华兴源创的核心技术包括柔性OLED的亮度不均匀(Mura)补偿技术、应用于7.5GHZ以下射频芯片的测试解决方案等方向,全部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公司取得了19项发明专利,10种产品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截至2018年底,公司拥有955名员工,其中,400名为技术研发人员,占比41.88%。2016—2018年,华兴源创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是9.25%、6.83%、13.78%。

华兴源创介绍,其在显示技术、触控技术、图像算法、自动化等方面,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并具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信号和图像算法领域,具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

招股书称,华兴源创自主研发的各类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全球高端移动触控产品制造流程中,在液晶显示器(LCD)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触控检测上突破了国外长期的垄断,改变了我国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

检测设备和检测治具是华兴源创主要收入来源,2016—2018年占比分别是95%、97%和92%。前五大客户同期为公司贡献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0%、88%和62%,主要是苹果、三星、LG集团、京东方等公司。2016年和2017年,苹果为其主营收入贡献比例从5%提高到20%,2018年没有出现在前五名单中。

与同行业的精测电子(300567.SZ)主要财务数据对比,华兴源创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都高过精测电子。

文字编辑:周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