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河北 > 正文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解决融资“难贵慢” 河北三河市四措并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张赫)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始终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点难题。在全面推进的“双创双服”活动中,三河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牢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河北高质量发展领头雁“三大定位”,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一条适合本地中小微企业融通资金加快发展的特色道路。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400.6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140.7亿元,增长54%。个人经营贷款余额133.4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73.0亿元,增长121%。2018年末企业表外融资余额136.3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37.0亿元,增长37%。民营经济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97亿元,同比增长7.9%。

因企施策,解决“融资难”

打造专业服务团队。建立由行业监管部门和镇区、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系列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对接洽谈,点对点帮扶等形式,了解企业在经营管理,融资需求等方面遇到的各类问题,采取“一企一策一议”措施,帮助企业制定融资方案,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先后开展“金融系列调研”“行长与企业家面对面”“金融服务月”“ 新三板进园区”等系列活动,间接促进金融机构投放资金近11亿元。创新园区担保模式。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7家,总孵化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汇集各类中小企业超过500家,是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由于“区中园”土地使用证大多为园内所建厂房整体拥有,园内企业无对产权进行分割使用,造成该类中小企业有效抵押物缺失。为解决好这一现实问题,以百世金谷园区为试点,积极推广“银行+担保公司”为园区整体授信的金融服务模式,由担保公司为银行对园区整体授信提供担保,有效缓解园内企业融资难题。强化银企对接。三河市组织各镇区、有关部门和银行机构,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实时推介三河金融环境,发布融资项目,介绍融资产品。三年来,共组织“银企对接”活动40次,直接或间接促成合作意向170余项,实际发放贷款70亿元。加强扶持政策宣传。为便于企业及时准确掌握金融产品,将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和各银行营业地址、信贷部门联系方式进行梳理,先后编印“三河市企业融资指南”“三河市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汇编”,为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参考。同时,市政府还将2015年以来全市有关企业减负融资补贴、上市奖励、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科技研发、楼宇经济、高层次人才引进、就业创业、鼓励创新和增强软实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等各项政策进行汇编,帮助企业全面、准确了解各项扶持举措。

实施扶助,解决“融资贵”

贴息补助激励。先后出台“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增量贴息办法”“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金融财政扶持政策,通过贴息补助手段,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已累计为141户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4085.6万元。力促三河蒙银村镇银行等3家承办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4笔,金额1.35亿元,财政贴息1049万元,扶持自主创业人员712人,带动就业人员1120人。财政担保引领。市财政早在于2003年就出资2000万元,成立“三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在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服务过程中,不收取企业保证金,只按月收取贷款额度的1‰担保费,用于提取风险准备金。同时,在与合作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中规定,由担保中心给予企业贷款担保支持,合作银行发放贷款时贷款利率执行不超过中国家人行当期基准利率上浮的30%,对于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担保中心先后完成四次增资,目前注册资本金达到2亿元,放大倍数已经达到10倍,累计为三河市域内中小微企业提供了706项贷款担保服务,担保总额42.94亿元。

提升效能,解决“融资慢”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市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金融机构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环境。市人行账户管理工作坚持规范账户办理行为,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时限要求办理,3年来共核准开立企业银行结算账户1.68万户,变更6866户,撤销6182户。市行政审批局明确提高审批效率,实施审批事项套餐服务等12项具体措施,2018年共办理股权质押登记12笔,累计帮助企业融资22.6亿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金融机构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办理相关业务所需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减少到5个工作日内。推行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三河市与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深入合作,推出中小企业贷款网上对接平台,实现企业足不出户,信贷业务网上快速对接。到2018年末,三河辖区有5513家企业完成平台注册。企业通过平台累计获得贷款1732笔,金额合计418.74亿元。全市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6亿元,比2017年增加8.9亿元,增长43%。贷款企业户数2596户,比2017年增加992户,增长61.8%,小微企业贷款实现扩面增量。施行无还本续贷业务。在小微企业办理银行续贷业务过程中,续贷时间长是企业最担忧的问题。2018年,河北省银监局印发“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续贷业务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业开展小微企业续贷业务作出明确规定。三河市积极制定出台配套的执行措施,推动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在域内落地,及时满足正常经营小微企业融资周转需求。

鼓励上市,加快市场融资步伐

近三年来,三河市共落实省、市、县三级上市奖励资金2130万元。到2018年末,共有20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成功上市,累计实现融资23.8亿元,形成增长势头强劲的“三河系”现代上市企业集群。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主板挂牌,其业务覆盖畜牧养殖,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上市后在肉牛养殖场技术改造、乳品生产线、肉类制品生产线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连续多年荣获“全国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消费者(用户)满意示范单位”。三河市清源绿创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对研发团队和生产设备进行优化整合,产品研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公司携带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亲临事故现场,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分析结果得到各级领导和权威部门的认定。目前,全市有上市储备资源企业10余家。同飞制冷、平恩康汽车制造、蓦然科技、三皇工贸、安霸生物等企业,拟在国内多地挂牌上市。即将形成“年年有上市、年年有培育”的企业梯队。

三河市全力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围绕“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撑”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优势,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9年2月,三河市召开“四会合一”动员会议,对深化“双创双服”、深化作风建设、深化20项民生工程建设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实施质量强市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拿出4560万元“真金白银”,对10强纳税大户和获省表彰的“知名品牌企业”“质量效益型企业”等17家企业,给予牌匾和资金奖励。全面实施民企发展战略。在深入开展的高质量建设年、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年、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年“三项活动”中,通过“对话企业家”“百名干部入企服务”“政策宣传进百企”等13项行动,全面促进质量兴市和民营实体经济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相继出台“三河市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奖励办法”“ 鼓励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奖励办法”等扶持奖励措施,对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发展进行全方位支持。2018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拨付奖励资金3917.7万元,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共计46794万元。财政出资2700万元,对5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奖励。目前,全市共有17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孵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各类科研机构81个。其中,研究院所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4家,科技小巨人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8家。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9.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93件。加大品牌三河建设步伐。继2016年跻身全省11个区县(市)“品牌建设典范县”行列后,2018年三河再次荣获“河北品牌建设典范县(市)”荣誉称号。并获廊坊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甲类第一名。三河汇福粮油集团和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获“河北名片”荣誉称号。“蒋福山大桃”“燕潮酩酒”两项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