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时评:要警惕“三宽”环境下的经济风险滋生

金融关点-gai

文 | 关浣非

近几年来央行一直在煞费苦心地创造流动性,各种吞吐货币工具“粉”墨登场,什么酸辣粉(SLF)、麻辣粉(MLF)、特级麻辣粉(TMLF)等不一而足,可以说中国早已形成了“宽货币”环境。

今年一月份,无论是银行信贷规模,还是社会融资总量,都创下了近些年的天量,据央行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M2同比增8.4%,预期8.2%,前值8.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400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预期33070亿人民币,前值15898亿人民币;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历史新高。这些数据可能包括开门红的因素,但从中更可看出宽信用的格局正在形成。但M1增幅差强人意,同比增0.4%,估计新增社会融资基本上拿去还应付、偿还贷款了。因此可以说“宽信用”的局面已经形成。

虽然2018年财政收入183352亿元,增速远低于GDP增速,表面上看减税空间有限,且中国已是赤字财政,但这一财政收入并不包括土地出让金数字在内。土地出让金包含在“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2018年达到了75405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6亿元、同比增长25%。这样算来2018年全年中国的总财政收入就接近25.88万亿元(具体为258757亿元),约为同期90.03万亿元GDP的28.74%。这样的财政收入与GDP之比不能谓之不高,因此“宽财政”的趋势亦呼之欲出。

“三宽”环境下要警惕哪些风险? 

而按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述,今年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现行10%的增值税税率降至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可以说今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已经箭在弦上。

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与之前的宽货币、紧信用、紧财政环境会有较大的不同,将是一种在“宽货币、宽信用、宽财政”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也可以说是一种在“三宽”环境下的经济增长,这是过去多年未出现过的经济增长环境。而外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开始放松货币紧缩取向,美国年内不加息,美联储缩表很快就要停止,欧洲央行更会在买债及减息两方面采取措施,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紧张局势无疑会有所放缓。

尽管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出宽货币、宽信用、宽财政经济格局,但如何确保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率仍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警惕可能带来的高风险、高发展成本,从而避免已有的发展格局半途而废、无以为继。

一般而论,在金融资源、财政资源较为宽裕的情况下,并不利于企业形成严格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利于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激发社会的创新动力,无疑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因此在相对有利的环境下,尤其要小心政策尺度过松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风险,例如,要警惕以稳杠杆名义所带来的实质加杠杆风险,警惕支持民企要求下的信用泛滥风险,警惕财政资源低效乃至无效投放的风险,警惕资产价格爆涨爆跌的风险,如此等等。

中国当下需要强调的是:要趁着有利条件增多,抓紧解决多年经济运行所积累的顽疾,如经济增长对货币投放的高度依赖。当前情况下不仅仅要强调结构性稳杠杆,更要强调结构性去杠杆,要通过从根本上解决货币杠杆易升难降问题而实现中国经济的有质量增长。

政策的边界在哪里?

2018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出现首次下降,这主要是企业杠杆率下降的结果,其中民营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国企债务占企业部门债务比重仍在上升,由2015年的57%上升至2018年的67%。2018年中国实体经济部门总杠杆率为243.7%。其中居民53.2%,企业153.6%,政府37%。而企业杠杆率之中的国企杠杆率已达103%,其中一半为融资平台债务,实应计入地方政府负债。而国企与地方政府杠杆率风险的成因在于软预算约束、政企不分、中央政府兜底以及金融体系的风险偏好等传统体制弊端。从中已不难看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去杠杆的重点和难点了。

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未曾经历过完整的周期循环洗礼,但经济增长的代价也是不轻的。一个经济体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增长效率,既取决于市场对要素分配的决定程度,也取决于政府制定出台政策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对中国这种正走在增长方式转型道路上的大型经济体更是如此。毋庸讳言,迄今为止,中国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面对日趋复杂内外局势及挑战的今天,政府出台政策的精准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意义无疑要更重过以往。而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政府的一些部门尤其要摒弃把自己分管的行业规模增减视为部门政绩的理念,其中金融监管部门更是如此。

在经济增长转型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中国既要防范过紧政策共震所带来的风险,更要防范过松政策叠加所引至的风险。因此政府要更谨慎地把握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局势变化,更准确地判断经济活动主体的选择预期,更精准地拿捏政策制定和出台的时机、力度和导向,出台政策,要有更系统的由定量到定性的分析依据,要有更全面的效率及风险的效应判断。而在“三宽”的经济增长环境之下,尤其要注意对各项经济政策的幅射边界和替代边界有所控制,避免因宽松政策叠加所带来的粗放式投放局面的出现。

资本市场的哪些问题必须解决?

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是金融业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都不能充分、有效率地满足企业各部门及私人部门的发展和资产管理需要,间接融资对服务领域、服务对象一直表现得畸轻畸重,直接融资体系则一直表现为结构和功能失衡,不能发挥出资本市场应有的励优汰劣的效率激励功能。

“三宽”环境出现无疑是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但这时监管机构不应搞火上浇油,不能再在市场涨落上患得患失,而是要在“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目标之下,趁机解决多年困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如上市主体信用保真及价值成长的问题,如何避免监管行为随意失当或监管取向被某些利益集团绑架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要系统解决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包括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财务造假的惩戒制度约束刚性,完善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集体诉讼制度、举证倒置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而不是再在刺激市场上涨上推波助澜,诸如发出不要害怕A股上涨之类的呼声。老实说,投资者一般不会害怕股市上涨,除非是单边做空投机者;而由市场交易逻辑所滋生的市场涨落永远也不应属监管者操心的事,投资者自己应对涨落承担自己的判断责任,本来就是一个要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兜里的博弈市场,监管者要管的就是交易规则的公平和交易的透明,其他的完全是投资者自己的事。    

就整体金融监管而言,靠所谓的“一刀切”、刮监管风暴来解决行业的发展问题,本身就说明监管的不成熟、不到位。监管机构既不能简单跟风,又不能轻易刮风。而所谓的加强监管,更不是临时起意,不分青红皂白地扼止某些市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加强监管只能着眼于弥补监管漏洞,而不是将市场控制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程度上,或者使市场失去应有的活力。金融业的各方面都是与风险打交道的行业,流动性配置风险和收益是整个行业的共同特点,因此也不太可能通过加强监管来消除风险。

去年以来,各个方面都在呼吁金融业要脱虚向实,但实体经济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要靠中国形成有利于实体企业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之后才是金融业如何服务其发展的问题。

(作者系资深金融业内人士,曾在香港及内地创建多家产险、寿险公司并任董事长、总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