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垃圾分类新时尚,上海进行时

首页 >区域 >上海 > 视频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王雨菲 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于2月19日正式发布,并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截至2019年年底,上海市计划做到《条例》贯彻实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成立10支志愿者队伍,举办100场宣传活动,覆盖约5800个居(村)委,发放800余万份宣传海报及资料,确保人人知晓。计划实现70%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8000个,中转站170座,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000吨,湿垃圾分类量日均高于5520吨,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吨。到2020年底,上海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垃圾投放融于居民每天的日常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每一个居民的配合。那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难不难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上海诸多小区看到干净整洁的垃圾分类箱房和习惯垃圾分类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实现呢?

一方面,要靠社区志愿者的引导和绿色账户积分奖励。为确保宣传到位,很多时候,社区会召集志愿者入户宣传。而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初期,会有志愿者每天在垃圾箱房前指导居民如何分类投放垃圾。就是这样的一个邻里之间的带动关系,让垃圾分类很快成为居民的习惯。“绿色账户”关联在居民们手中的垃圾箱房门禁卡上,通过每天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向账户里积分,积分可以用于兑换油盐酱醋、香皂、毛巾等日用品。

另一方面,垃圾分类进课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做起,也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重要方式。正如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全国两会上提到的,要和教育部一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真正做到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上海市陈鹤琴小学作为众多把垃圾分类引入课堂的学校中的一例,安排了一系列课程和活动,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识带给孩子们,也带给孩子的家长们。与此同时,上海科技馆作为孩子们学校外的课堂,也设立了垃圾分类互动展示区。

2019年起,全国地级和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开展先行先试的46个城市垃圾分类的小区覆盖率已经达到31%,像上海、厦门、深圳、宁波、杭州、广州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上海垃圾分类正在进行时。

2019-03-19 14:10:45 我要评论(0) 网络编辑:刘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