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又一家海航旗下港股公司返售给前东家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海口新海航大厦(《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丨北京报道

继陆续出售掉在香港的土地后,曾经在土地拍卖会上“豪气万丈、一掷千金”的香港国际建投(00687.HK)也没有逃掉被海航卖掉的命运。

这次接盘的正是3年前将香港国际建设卖给海航的黑石集团(下称“黑石”)。

3月8日晚,海航子公司香港国际建投发布公告称,公司直接控股股东HNA Finance I,将以约70.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的代价,向黑石旗下房地产基金Times Holding Limited,出售其所持全部69.54%的香港国际建投股权。

根据公告,该笔交易相当于每股3港元,较香港国际建投当日收盘价每股2.62港元溢价14.50%。

公告同时显示,股权交割完成后,黑石将会偿还香港国际建投若干贷款,或就有关贷款进行再融资。此外还会向公众股东分派公司闲置现金,最少涉资39亿港元。黑石将保留香港国际建投现有地基打桩业务,并维持公司上市地位。

香港国际建投原名为“泰升集团”,是香港一家地基打桩和地产投资公司。2013年,看好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黑石收购其75%的股权2016年,海航斥资26.15亿港元,从黑石手中购得泰升集团66%股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后将其更名为香港国际建投。

收购香港国际建投后,海航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2016年至2017年,海航通过连续的配股,依靠香港国际建投这个平台共计融资了10.58亿港元。

与此同时,海航通过香港国际建投累计投入272亿元港币拿下香港启德发展区四幅地块。就在外界认为海航要布局香港房地产市场时,因遭遇流动性困难,海航在2018年至2019年间,陆续将这四块地出售套现。

这是近期第二家被海航出售股权的港股上市公司。2018年11月,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旅游售出的旅业国际(01626.HK)全部65.2%股权,买家同样是前东家。公开资料显示,旅业国际原名“嘉耀控股”,海航2016年购入后改名。而此前向海航售出股份的卖家,正是这次的买家,嘉耀控股前主席及董事——杨咏安和丰斌。

“流动性困难”和“处置资产”是过去一年多以来围绕海航的关键词。去年底,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海航在资金流动性上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2018年海航一年处置了3000亿资产,其中主要是涉及到地产和金融领域的资产。陈峰同时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处置与航空运输主业不相关的资产。

2月底,社交平台上流传一则“海航将于3月宣布破产”的传闻,海航很快辟谣称:近期有社交平台用户散布“海航破产”谣言,涉及信息完全失实,海航将依法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