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民企的春天来了——优化营商环境,中央出“十”招(6)

优化营商环境,中央连出实招。

银行“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

民企融资困局如何解?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 陈惟杉 侯隽 宋杰 王红茹 |全国两会现场报道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18年工作的时候表示,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多措并举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状况,融资成本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然而,他同时也指出,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

那么,究竟应如何有效化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困局?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年7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国企融资大幅改善,而民企融资在持续恶化。从融资规模来看,过去3年国有企业平均融资规模迅速上升,从2015年的7.1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4亿元,民营企业则从5.99亿元下降到4.6亿元。而从融资成本来看,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都低于民营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主席傅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分析说: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仍然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企被严重歧视,不能享受国企同等融资待遇;二是民企信用评级低,债券发行非常难;三是民企融资成本高,企业不堪重负;四是民企融资期限短期化严重,企业倒贷压力大。

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各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贷款程序设置复杂、审批周期过长,使民营企业融资门槛高、资产利用率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在同等条件下较非民营企业为高。”

32-1

“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主要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而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资产大多是动产,所以银行融资很难。”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认为,这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大多数信贷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没有被满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传统银行在服务占总量20%左右的头部中小企业方面有其优势,但在触达体量更小、代表我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方面,力有不逮。

没有银行长期贷款的支持,企业只有自身想办法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蔡仲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有些企业急于发展,抽用短期流动资金投入到回收期长的长期固定资产中,往往造成基建搞好了,设备就位了,但流动资金也没有了,且银行贷款也到期了。为了筹措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有的企业铤而走险借高利贷维持,企业经营陷入随时倒闭的危机,这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一种伤害。”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认为,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的坚定决心。

他建议,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让银行“敢贷、能贷、会贷”的机制。具体来说,在资源配置上,商业银行要单列信贷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倾斜力度,给予一定资金价格优惠。在服务效率上,应持续下沉服务重心,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在激励机制上,适度增加小微业务绩效考核权重,鼓励员工愿意去做小微企业贷款。

张劲认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始终存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也同样指出了这一问题。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部分银行从业者思想上存在顾虑,往往出现“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的情况。建议银行出台关于执行人员对于民营企业贷款切实可行的考核及激励措施,解决具体执行人员“不愿贷”的情况;在尽职调查和审批流程上,项目人员只要克尽职责,项目出险后可免除“不可控”责任,以此解决“不敢贷”问题;业务人员和风控人员加强专业学习和培训,与同行、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加强交流,对症下药、精准放贷,逐步解决“不会贷”问题。

32-2

傅军建议,国务院派出专门督查巡视组到银行、到各地、到民企进行专项督查,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机构与人员,了解“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真实情况,确保政策真正能落地和有效执行。

“要消除所有制歧视的顽疾。尤其是金融机构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应当一视同仁,坚决消除贷款‘国企违约政府兜底,民企违约终身追究’的错误认识,客观和平等对待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傅军认为,信用评级机构不应把企业所有制作为评级内容,坚决消除同等条件下国企评级高、民企评级低的普遍现象,坚决消除民企融资的各种隐形壁垒。

蔡仲光则建议,银行应该适当放宽借新还旧的限制。“企业有资金需求才向银行申请贷款,且正常营运过程中不可能具备随时还款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筹划。遇上生产淡季、收款达不到预期目标或市场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只能自筹或外借资金还款,甚至过桥高利贷还款。企业想有雪中送炭的,不料碰上下雨收伞。”

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目标能实现吗?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认为,民营企业是否面临融资难不能以偏概全,“其实有的民营企业融资并不难,我的企业融资就很容易,银行的人请我吃饭。”

“银行也是企业,不是国家机构,也要生存,要相互理解。”叶青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对于很多急于发展的企业,融资肯定难,但企业为什么要急于发展?不能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来理解当下中国企业的发展现实,在国外,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小企业要几十年,而我们是赚快钱赚惯了。”

3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西省分局局长张智富看来,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相对不稳定。多数小微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核心能力不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根据对江西新设小微企业的持续观察,小微企业自成立后3年的存活比例仅在1/3左右。二是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持续存在。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信息透明度不高。三是小微企业负债率过高、可抵押资产缺乏是制约其获得信贷融资的重要因素。据对江西小微样本企业的调查,如果将对外担保计为负债,其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0.3%。

但他同时认为,小微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也意味着信贷市场潜力非常大。

张智富判断,随着中央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杠杆率的约束,小微企业信贷更是金融部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重要着力点,有望成为银行机构主要利润增长点。

面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的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时说:“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郭树清表示,解决小微企业包括中型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及金融支持,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说,保险也大有可为,保险现在总的投资基金有16万亿元左右,可以投资到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要建设一个更强大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大型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更好地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产品。

上一页 1... 45678...11下一页

(网络编辑:刘冰倩)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