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溧阳“生态创新”: 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溧阳首倡“生态创新”。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江苏溧阳报道

责编:姚冬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4期)

p85 溧阳“1号公路” 供图I 溧阳市政府

溧阳“1号公路”  (供图|溧阳市政府)

如果围绕长三角城市群画个圆,圆心会落在江苏溧阳。从这里出发,以两小时车程为半径,密集分布着中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的诸多城市。

作为常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溧阳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51亿元,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综合发展排名第27位。从长三角城市群203个县市(区)来看,溧阳排在第62位,处于中等偏上位置。

如何从长三角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乃至对周边城市形成辐射带动能力?溧阳的主政者决心探索出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路径。近日,《中国经济周刊》前往溧阳采访调研。

溧阳首倡“生态创新”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传片《40年,中国与世界》中,开篇15秒“南山竹海”的“绿”与“美”属于溧阳,而这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人们对溧阳生态环境优势的共同认知。

如何走出一条发挥生态优势、挖掘自身特质、符合长三角协作趋势的发展路径?溧阳提出建设以“生态创新”为核心的“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

在全国人大代表、溧阳市市长徐华勤看来,“生态创新”是溧阳基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和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的现实选择。事实上,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门批示“有关专家建议,江浙联手繁荣宁杭城市带,应引起注意,可作为融入长三角的新举措”。2016年,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专门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而溧阳提出的“生态创新”实际上是对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和探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的自觉担当和实践创新。

何为“生态创新”?徐华勤表示,生态创新,一是要让生态在区域一体化中更具吸引力,让人愿意来;二是把生态创新出新的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三是通过生态优势吸引创新的力量,在更高层次实现生态的价值;四是最终通过科技、人才、产业与生态的融合,实现发展动能的提升,把确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新型智慧“四大经济”发展成 “环境更友好、发展可持续、群众得实惠、政府有收益”的“幸福经济”,打通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路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范例。

2018年“五一”“十一”期间,“溧阳1号公路”吸引了180多万游客慕名而来。

“溧阳1号公路”本身是一条农村公路,却成了新晋网红。溧阳市交通局副局长李国荣告诉记者,“溧阳1号公路”通过“大环小圈、内连外引”的路网体系,连接了220多个乡村旅游点、62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真正使溧阳成为一个“大景区”,“让游客能够停下来、住下来,这是最关键的”。

李国荣说,自从“溧阳1号公路”成了网红,不仅引来了游客,还先后接待了近200批来溧阳“取经”的全国各地政府代表。

吸引游客的是美景,而吸引各地政府的则是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溧阳市住建局副局长韩金红告诉记者,围绕“溧阳1号公路”,溧阳把乡村田园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金银山”,案例不胜枚举。

在“溧阳1号公路”经过的深溪岕,大学生董翠和学设计的姐姐一起打造了晚秋山居民宿,成为上海、浙江等地公司团建和剧组拍摄的热门选择。曾在国外著名设计事务所工作的张婕女士,在溧阳曹山与日籍丈夫一起打造了“曹山花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80后、90后前来寻找诗意的田园生活。

有了“溧阳1号公路”开道,田园能“生金”。山水田园吸引了大批工商资本下乡。3年来溧商回乡创业项目达26个,总投资59.8亿元。知名企业也纷至沓来。2017年,蓝城集团入驻戴埠杨家村启动蓝城首个田园美学小镇——蓝城·悠然南山,打造集高品质农业生产、乡村休闲旅游、山水康养度假、农业创业产业于一体的江南丘陵地区特色田园乡村,探索释放乡村“生态红利”的新路径。

江苏中关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创新力量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保护生态不是不要发展,更不是不要工业,关键是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徐华勤谈道,在溧阳,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致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科技、人才等创新力量,在更高层次实现生态的价值。

成立于2012年3月的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是北京市与江苏省区域合作的示范园区,也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家实体化运作的科技产业园区,纳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8年位居全省省级高新园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第二。

今年2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进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看到,上汽集团与国内锂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强强联手,在这里投资200亿元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表示,此次落户溧阳,将有助于公司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更好服务长三角地区客户。溧阳城市优美,投资环境良好,宁德时代将来要把更多工业园建到这里来,使溧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

据介绍,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目前已经集聚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超过40家,其中包括3个百亿级和11个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未来5年,园区动力电池产业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有德国客商前来考察。“他们准备投资一个大项目,问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我说,溧阳是生态城市,处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中心地带,园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把生态建设好,招商也要讲生态创新,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溧阳市委常委,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庄松年对记者说,园区未来要持续推动科技发展,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推动力。

生态优势还吸引了高端研发平台的落户。2018年4月,溧阳与中科院物理所签署长三角研究中心建设合作协议,该中心致力于解决长三角地区企业在能源、信息、尖端仪器与智能装备等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需求。目前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5家,集聚了一大批顶尖人才。

1989年出生的中科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员吴凡,已经是固态电池领域的一名“年轻老博士”,2016年至2018年在哈佛大学任研究科学家。回国工作前,国内多所高校都曾承诺诱人的薪水和科研经费聘请他任教,但他最终选择了入职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吴凡坦承,中科院物理所平台固然重要,但溧阳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他的一个重要因素。

p86 南山竹海镜湖 供图I溧阳市政府

南山竹海镜湖 (供图|溧阳市政府)

“以绿色旅游、绿色生态为基础来加速科技、人才、产业集聚,这是非常明智的想法,是一个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想法!”中科院院士杨国桢来溧阳考察时说。

此外,中英电动汽车联合创新中心、南航无人机研究院产业基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相继成立溧阳研究院,包括吴峰、李泓等行业知名的院士专家和顶尖人才集聚溧阳,也正是基于这一因素。

基于生态底色的“幸福经济”

当前,以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区为主要方式的区域一体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县域发展的格局。

“在推动溧阳崛起的征程中,只有把溧阳放到更广的发展空间、更长的时间周期的大格局中去考量、去谋划,才能寻找到前进的方向。”徐华勤表示,实践证明,坚持空间拓展与融入长三角协同谋划、生态涵养与城市美誉度协同推进、产业培育与新型城镇化协同互动、民生共享与功能辐射力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确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新型智慧“四大经济”布局已经奠定。

在溧阳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把沙河水库、大溪水库打造成全国第一家水利设施类的上市公司“天目湖”;还是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一村一品”,打响溧阳白茶、白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抑或是在江苏率先开展矿山整治,将废弃矿山宕口打造成为江苏最大的县级市城市公园燕山公园,溧阳从未停止探索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而发展“四大经济”是溧阳绿色崛起的进一步探索和升华。

“四大经济”在溧阳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达49%,为溧阳转型发展、加速崛起注入了新动能。

接下来,溧阳将朝着“环境更友好、发展可持续、群众得实惠、政府有收益”的“幸福经济”迈进。徐华勤谈道,发展高端休闲与现代健康产业成为溧阳服务长三角的重要途径。2018年,溧阳市休闲经济与健康经济分别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13.6%和8.5%。

倡议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创新试验区”

生态环境治理不是一城一地之事,必须让区域协同联动起来,才能解决好区域内整体性的环境建设问题。

2018年11月,《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是一次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打造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

溧阳市发改委主任赵明向记者介绍,以前溧阳与相邻的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广德两县,因不同发展诉求和不同的环境承载力,经常就有着不同的环保措施,你不情我不愿的生态补偿成为解决边界环保争议的暂时方法。

2015年底,溧阳首倡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通过区域内一体化均衡发展,形成跨区域环境互保新思路。

2018年2月,江苏、安徽分别将合作示范区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溧阳市市长徐华勤联合两省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交建议,将《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级规划。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三地都取得了共赢的成果。统计数据显示,江苏溧阳市、安徽郎溪县和广德县的GDP增速均超过了8%。

面向未来,溧阳还有更宏大的努力方向——在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特别是地处太湖西岸的几个县市,如江苏溧阳、浙江安吉、上海的“飞地”白茅岭农场,以及安徽的广德和郎溪等地紧密相连,文化认同强、发展差距小、生态环境同质、历史渊源深厚,既具有较好的区域合作基础,更具有良好的生态创新实践基础。未来,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溧阳倡议通过跨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探索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合力打造太湖西岸以生态创新为基准、以科技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为目标的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创新试验区。


2019年第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