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信利光电IPO被否之谜: 专利诉讼阻路上市美梦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 饶守春

尽管一路诸多波折,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利光电”)最终仍未能获得幸运女神的青睐,在农历新年前最后一批上会首发企业中,IPO惨遭否决。

作为一家光电子器件制造行业企业,信利光电在过去数年经营业绩一度颇为亮眼,但因涉入“乐视事件”,近年业绩出现滑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信利光电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1.05亿元。

与业绩下滑的窘境相比,信利光电IPO被否的另一重大原因,则与其深陷专利诉讼有关。根据汇顶科技(603160.SH)此前披露的一份诉讼公告显示,因涉及发明专利权纠纷,公司将包括信利光电等企业诉至法院。

实际上,在信利光电IPO发审会中,有关发审委在提问时也曾着重提及这一点,要求公司说明这一诉讼是否会对业务发展和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于拟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业公司来说,专利往往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有关专利的失效、终止或者被侵犯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并最终可能导致IPO折戟。”2月12日,北京一家中字头投行人士说。

一波三折仍遭否

对资本市场的渴望,曾一度围绕信利光电数年之久,而在IPO排队两年零十个月时间后,在争议缠身之中上市再终告失利。

以光电子器件制造为主业的信利光电,早在2014年时即筹划通过借壳世纪游轮(002558.SZ;现名“巨人网络”)的方式实现上市,但最终后者选择与巨人网络“联姻”,公司首度上市尝试告以失利。

两年后的2016年3月,信利光电转而选择IPO,并披露了招股说明书。但即使在排队的过程中,公司上市之旅仍不平静。2018年12月11日,原计划上会的信利光电,在10日晚间宣布因“拟变更一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决定取消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这一选择的出现,一度令市场怀疑信利光电IPO的背后,是否仍存在一些隐情。资料显示,负责信利光电IPO的注册会计师早在去年7月即已离职,但直到公司上会才因这一消息而选择取消审核。

更意外的是,更早前的2017年年底,证监会即有文件显示,发行人更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无需中止审查;发行人更换签字保荐代表人、签字律师、签字会计师、签字资产评估师的无需中止审查。

一位接近信利光电的中介机构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早在2018年11月,信利光电方面即陷入专利诉讼之中,上会前宣布取消审核更核心的原因,也与此有关。

实际上,去年11月下旬,汇顶科技在一份累计涉及诉讼的公告中即披露,公司因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将信利光电等三家公司诉至法院。

汇顶科技方面称,公司于2018年11月2日名为“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指控三被告未经许可,实施上述专利,包括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及其镜头组件以及光学模式指纹识别芯片,以此要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停止侵犯原告专利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等。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进一步则调查发现,上述汇顶科技提及的专利,实际上其获得时间为去年10月30日,这意味着在获得有关专利后,其即向法院申请了针对信利光电等方的诉讼,而彼时正是信利光电IPO最为关键的时刻。

而在汇顶科技发出诉讼请求后,作为信利光电股东的信利国际(00732.HK)也随之于港交所披露有关公告,证实这一消息。去年12月中旬,信利国际再发公告,称已收到深圳有关法院发来的两份应诉通知书。

“从提请诉讼到接到通知书,时间间隔在一个半月左右,信利光电方面曾针对这事做过一些努力和尝试,但结果似乎并不理想。”上述接近信利光电的中介人士说。

对于这一诉讼,2月12日,汇顶科技证券部人士回应表示,目前仍未开庭审理,具体细节无法告知,但未来有新进展将第一时间披露和公开。

同日,由于信利光电的联系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21世纪资本研究院暂未能联系上公司对诉讼一事进行回应。

“绊脚石”专利诉讼

目前虽然无法确定信利光电IPO被否的具体原因,但从其发审会中被关注的问题来看,上文提及的专利诉讼,依然可能是最核心的问题。

针对与汇顶科技之间的专利诉讼,发审委在发审会中要求信利光电详细说明案件的内容,并要求其解释,这一诉讼是否会对公司业务经营、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并从而对持续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北京一家中字头券商投行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近年来监管层在审核IPO项目时,对企业涉及专利的有关内容颇为关注,尤其涉及到制造业企业,“专利往往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也是业绩实现的保证”。

“企业报送的IPO材料中,有多个文件中包含专利内容,包括招股说明书、律师工作报告、法律意见书、产权鉴证意见等,在后续每半年一次的补充更新中也都会涉及对专利内容的更新,确保专利信息准确、完整地更新和披露。”上述投行人士说。

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到,因专利因素折戟IPO的,远非信利光电一家企业,无论是此前的苏州恒久、赛特新材、西点药业,还是去年上会的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方邦电子”)。

2010年,苏州恒久一度已经过会,但最终被媒体曝光其涉及的多项专利权被终止,同时终止专利权的还有一项有机光导体管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所有申请专利技术被终止专利权的原因皆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由此上市梦破碎。而2018年4月上会的方邦电子,则因为核心专利被相关方以侵权为由发起诉讼,同样未能通过发审会。

不过,也并非所有涉及专利诉讼的首发企业都倒在了这一“绊脚石”上。

永安行(603776.SH)一度也在通过IPO发审会后遭遇专利诉讼,并因此迟迟无法获得发行批文,但最终在两个月后的一审中胜诉,才最终敲开了A股大门,并成为了“共享单车第一股”。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选择在企业IPO阶段发起专利诉讼的有关方,大致分为竞争对手及专利持有人两类,前一类由于二者在业务上有竞争,通过专利诉讼可以起到狙击上市的目的,所以一般都是有意为之。后一种选择这个时间点提起诉讼,则更多可能是在争取议价筹码,争取实现利益最大化。”上海一家私募机构高管表示。

对于IPO企业在上市阶段可能遭遇专利诉讼的问题,上海一位从事专利纠纷的资深律师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这需要企业自身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对在信披、专利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所侧重。

“一方面企业应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并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涉及有关事项时,也应该如实信披,在财务数据和知识产权两个方面都保持真实、完整和准确。”上述专利纠纷律师说。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