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场外观察 网友热议

12月29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信通院、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一锤定音,房地产不算实体经济!

@秀才学院

当然要看穿事物表层,看清事物的本质。如果从实物组成出发看,房地产业背后是钢筋水泥,当然是“实在之体”。但看其本质,房地产的投资盈利属性已远远覆盖其使用居住属性,毫无疑问是金融投资品。

@一夜星辰

还是得区分一下建筑业不仅仅是房地产,建筑业是实体经济,房产玩的是资本。少了房地产,钢筋水泥照样转。我国还有大量的公路、桥梁、工厂、基础设施需要建设。

@芳草

以我曾在某两家头部房地产企业的工作经历看,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日常和金融机构别无二致,都是想方设法在控制住风险的情况下,让金钱滚动起来。请注意:我们从来不是盖房子的,那是建筑工程队干的活儿。

@淮水淮水

炒房已是流通环节了!对于房地产,正常买卖算实体,大量炒房行为肯定不算。这是扰乱市场,只能使财富空转,不能增加财富。实体经济是增加国民财富的根本,先进制造业是关键!

有能力者,不分国企、私企、是军、是民

@平安是福

民企早该进入军工产业了。给平等的平台、相同的政策,最终,激烈的竞争会促进军工产业整体发展。军民融合催生自主核心技术,军民一家,其敌也怕。

@辋川秋暮

民企参与军工订货,行业标准、行业监管很关键!否则拖累军工企业不说,民企也会受到惨痛教训的。民企在打天下的时候,质量绝对合格,而且非常好,物美价廉,但有的站稳脚跟后容易“膨胀”,店大欺客。这时,国家管理就得跟上了。

@铁塔行云

无论国企、民企,重要的是参与全球竞争,比如芯片、机器人、天然气运输船、高精密机床等。向美国通用电气、英国罗罗、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这样老店看齐,关起门来自家的国企、民企相互较劲,能有出路吗?

@低空飞过

适者生存,无论国企民企。老话讲,越缺少什么就越叫喊什么。亲兄弟姐妹,不曾见客套强调自己人。当然,这和全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都相关,需要共同进步。

百年未有之变局,路向何方?

@下岗二十年

黄奇帆先生所论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产供销应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全世界各国产供销的速率实现全球一盘棋,以及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中美贸易零关税……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惠及两国人民……民心所向!

@智慧商业

有形资源总有总量限制的,关键是对无形资源展开创新,在我国,就是要改革我们的很多制度、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社会文化中的弊病……如果是新瓶装旧酒,那终将是掩耳盗铃。中国人民很聪明,关键是机制如何调动积极性。

@快乐主义

无杠杆无牛市,任何资本市场都是,必须要有杠杆才能让资本活跃。然而,现在面临的是怎样“因材施教”,面对结构化的经济现状,在某些领域需要去杠杆、有些领域要稳杠杆、有些领域才要加杠杆。做好这些瓷器活,可得有金刚钻的本事!

@马甲

支持黄市长、厉教授等专家的观点。可我总觉得,事关战略的问题,必定是核心问题,必定只是几点精要之见。换句话说,战略上从来没有秘密!我国清楚,老外也清楚,关键的还是“干”!其实还是战术实不实、战役打得好不好决定战略之成败。这是不是又绕回根子,高质量发展,工匠精神,方是王道!路在何方,踏踏实实的,在脚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期)


 

2019年第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