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宏观 > 正文

央行“要不要买A股”?我都准备抄底了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谢玮) 央行宣布降准后,两市反弹回升,关于2019年央行将如何稳局面的猜测逐渐发酵。

1月8日,中证网发表东兴证券张岸元的快评《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大有可为》,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吸引了市场人士的极大关注。

1月9日,关于中国央行“要不要买A股”的讨论在市场上骤然兴起。与此同时,A股走出了一条“先扬后抑”的行情。下午临近收盘,大盘指数震荡下行。

0109_1

赞成派:央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

张岸元在《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大有可为》一文中认为,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目前中国央行总资产规模约36万亿元,按照日本央行持有的本国股票和ETF比例测算,持有1.58万亿-1.78万亿元的A股资产,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

同一时间,野村控股亚洲的一则报告称,预期中国政府将在2019年第二季度推出更多经济刺激措施,过去在股灾期间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队”可能迎来新的加入者——中国央行。彭博社援引亚洲研究部负责人 Jim McCafferty观点称,股市是重要的国内政策工具,央行可能在2019年开始购买中国国内股票。

1月9月,中信证券发布题为《央行购买ETF的可行性如何》研报称,日本央行进行股票资产购买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央行未来购买股票ETF具备一定可行性。

该研报分析称,日本央行历史上最初的股票购买计划是出于稳定金融市场目的。日本央行的股票资产购买计划始于2002年9月,持续2年,总额约2万亿日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稳定股票市场。2010年,日本前央行行长白川方明提出将央行购买股票ETF作为货币宽松政策的一部分。其ETF购买计划始于2010年10月,规模为每年4500亿日元。2013年4月,时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推出了QQE,ETF购买作为一部分政策举措,规模大幅提高至每年1万亿日元。此后,日本央行又多次调高ETF购买规模,目前达到每年6万亿日元。

该研报认为,从中国情况来看,央行购买ETF也具备一定可行性:最直接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置换证金的持仓。相较证金,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ETF购买的成本更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定向调控”式的ETF购买计划,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包括固定资本、R&D等。

反对派:央行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

不过,市场中的反对方也不在少数,其主要观点认为,一方面,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在法律规定上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央行也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则指出,针对市场中出现的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考虑购买股票的传闻,央行直接购买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

盛松成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法无禁止即可为,理论上,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明令禁止央行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行为。但是,从各个方面考虑,央行都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

盛松成认为,第一,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央行没有必要进入股票市场。第二,央行购买股票容易加大股价波动性,很可能扰乱市场定价功能。第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储备工具较多,目前仍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第四,央行进入股票市场,将出现监管难题,并且容易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五,健康的股票市场决定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制度改革。

不过,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国情相差非常大,中国央行远没有到开展QE的阶段。央行开展QE需要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但中国目前离零利率政策还有很大“距离”。就央行买股票而言,从日本的经验看,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截止发稿,官方对此尚无公开回应。无论如何,央行“要不要买A股”的消息还是挑动了舆论敏感的神经,朋友圈有人为此点题,“我都准备抄底了”。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