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40年40个瞬间 | 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

2008年9月15日,美国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这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演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这场金融海啸最终波及全球。

40

2008年9月15日,美国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这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演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这场金融海啸最终波及全球。

p34 2008年9月15日,美国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 视觉中国

2008年9月15日,美国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 (视觉中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发生的最严重一次危机,直接引发了全球经济开始持续衰退、失业率高涨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未来的欧债危机也埋下了伏笔。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这一次的危机爆发原因更复杂、蔓延速度更快、危害程度更深、持续时间更久,经济复苏也更缓慢。中国在这次危机中积极作为,保增长、稳需求,在全球衰退潮流中逆势发展,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p35 2008年9月29日,纽约股市出现暴跌,道琼斯指数历史性地狂跌777.68点,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的跌幅则分别创下1987年和200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视觉中国

2008年9月29日,纽约股市出现暴跌,道琼斯指数历史性地狂跌777.68点,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的跌幅则分别创下1987年和200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视觉中国)

导火索始自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和爆发。进入21世纪后,美国开始进入低利率通道,连续13次降息之后,市场上流动性充足。加之政府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创新步伐,金融机构的贪婪本性开始显现,住房抵押机构贷款给没有购房能力的人,形成次级贷款,再将次级贷款卖给投行机构,投行通过打包分级再发行新的金融产品,并经过再保险、评级等一系列操作后在市场上大肆流通。伴随着房价一直呈上涨态势,次级贷款的规模也开始井喷,2006年美国次级贷款已高达640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房贷市场规模的20%,其中13%的次级贷款已形成坏账,系统性风险随之到来。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2008年7月美联储和财政部开始接管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30日美国三大股指暴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道琼斯指数创下最大单日下跌点数,市场中充斥着恐慌情绪。之后,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大量金融机构破产清算和被收购,进一步影响消费和投资信心,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路径也带来损害。

反观中国,虽然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持有的外汇储备及对外投资也受到影响,但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统筹兼顾,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一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启四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内需,在基建、民生等领域投资拉动作用显著;针对企业经营困难和外需萎缩,实施结构性减税,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负担。二是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再贴现率,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升防风险能力。

总体来看,这些政策组合拳对当时拉动经济和提升信心有显著作用,在各国经济增长步伐普遍放缓时,只有中国仍然维持高速增长,2008年当年实现了近10%的GDP增长率,保证了整体经济运行平稳,也为未来的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了深刻教训,中国政府更加重视金融领域健康有序发展,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审慎平衡,注重审慎推进金融业改革。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会议宣布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明确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确保金融安全与稳定发展。中共十九大又对金融领域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力地保证了金融系统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力地保证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力地保证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周毅)

亲历者 汪建熙

中投出海记: 亲历金融海啸

p37

2007—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袭来,华尔街前四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站在风口浪尖。时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副总经理的汪建熙见证了那一时期的风起云涌,从入股摩根士丹利、美林的艰难谈判,到雷曼破产之后赎回在美货币基金的艰苦历程,汪建熙站在一线,亲历了亿级资金的大开大合,堪称惊心动魄。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的逼债,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金融危机正式拉开序幕。一场金融海啸随之引发,一连串的金融机构濒临破产边缘,进而波及欧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甚至出现了国家濒临破产的局面。

2007年前,中国经历着每月外汇储备数十亿美元的增长。如何利用过剩的外汇储备谋求更长远、更高的收益,时任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建议,即最终成立的中投公司,旨在对外进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投资。

2007年9月29日,中投公司成立。楼继伟亲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首任总经理是高西庆,另外还有包括汪建熙在内的4位副总经理。

投资摩根士丹利

2007年11月底,楼继伟第一次以中投董事长身份出访,将中投介绍给国际社会,拜会主要发达国家,汪建熙和中投私募部总监胡冰也都在陪同出访的随行人员中。就在准备从英国去法国之时,汪建熙和胡冰的行程被改变,楼继伟指示两人,立即飞往美国去做投资项目的尽调和谈判。

那时,美国金融危机实际已经发生,次贷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危机的爆发在宏观上是源于金融机制有问题,微观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较小,无法支撑抵押债券过大规模。

美国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形成大量资产减值。 摩根士丹利2007年第四季度次贷债券投资损失高达94亿美元,其中有78亿美元是基于次贷业务。这直接导致公司成立73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急需资本金补充的摩根士丹利就找到了中国。” 汪建熙说。

即使是自救,华尔街上各机构对竞争对手也保持戒备之心。如果注资摩根士丹利,必须先要对它进行估值,这是一项浩大且十分专业的工作,且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按照国际惯例,估值要聘请外部财务顾问进行尽调,身处前线的汪建熙和胡冰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久负盛名的高盛担任财务顾问。“高盛?摩根士丹利打死也不同意,因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上的老对头,把摩根士丹利所有的账目给高盛看,那摩根士丹利出什么招儿高盛都知道,等于把底牌亮给了竞争对手。”学会计出身的汪建熙深谙此道。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换一家,最后找了一家中型投行做了这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根据财务顾问提供的信息,摩根士丹利当时已经计提了约95亿美元的坏账,中投希望能注销掉105亿美元,这样公司未来包袱会更小。摩根士丹利表示,无论怎样的会计处理,最后都是要经过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注销105亿美元坏账,外部审计难以通过。经过非常艰难的谈判,最后达成一致,中投买入摩根士丹利“有期限的强制可转换债”。对于转换为普通股的时间点,双方争论过很长时间。摩根士丹利向“强制可转换债”支付利息,要将利息做现金流贴现折算为现在的估值,还有强制转换的周期双方也有争议,是加一周、还是减一周,都会影响入股价格。双方斗智斗勇,最后达成一致要在2年8个月零3周内转成普通股。

华尔街另一大投行美林证券也深陷次贷危机,到华尔街出手的也并非中投一家。美林是美国最大券商,公司当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下降了94%,在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领域遭受约79亿美元的账面损失,是美林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该公司93年历史上的最大季度亏损。当时有分析称第四季度美林的账面损失将超100亿美元,美林CEO斯坦?奥尼尔随后辞职。当年11月中旬,此前曾接手纽交所的约翰·赛恩接任美林CEO,着手引进战略投资者。

“我们住在华尔街的酒店,就在美林总部对面,摩根士丹利在纽约中城。每天上午我们去美林做尽调,下午再去摩根士丹利做尽调。” 汪建熙娓娓道来,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与摩根士丹利签约之后,我们对美林的尽调也已完成,我们开始与美林谈判注资的问题。当时美林已经接受了淡马锡的注资。”汪建熙回忆说,中投评估认为,美林财务状况比摩根士丹利还差,所以美林的估值也应该再低些,中投能出的价格要比淡马锡低。美林希望能同时引进中投、淡马锡两个战略投资者,但两笔投资间隔时间这么短,后来者出价低于先来者,淡马锡不会接受。正因如此,中投与美林失之交臂。

雷曼破产

危机愈演愈烈,在华尔街投行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爆发危机。身处北京的汪建熙也切身体会到了海啸之猛烈。

汪建熙说:“尽管我们也从事过国际金融业务,但毕竟时间较短,经验不多,对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生疏,敏感性不够。就当时情况而言,国内金融界大多数人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感觉这是国际金融危机,有多大的破坏力,直到雷曼破产,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2008年9月13日至15日正是中国的中秋节三天假期,每天都在和美国金融市场打交道的中投人却没有放假,大洋彼岸发生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牵动着他们的神经,高西庆24小时电话不断。

2008年9月15日凌晨1点,负债超过6100亿美元(约4万亿人民币)的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申请破产。

周一,美国市场开市,中国还是假期,看到了雷曼破产,中投风控部工作人员,挨个打电话给自己的分布在全球的投资经理,尤其是帮助中投管理货币市场基金的经理,询问在他们的投资组合里,是否有雷曼的债券?果然,Primary的基金经理回复,他们资产池中有4%的仓位在雷曼债券上。该基金全称Reserve Primary Fund,在其持有人名单上,中投公司旗下的Stable Investment是最大持有人,持有份额折合市值约54亿美元。

当时曾有媒体报道,“Reserve Primary Fund基金648亿美元资产中逾60%遭到投资者赎回,在债券上的亏损迫使其跌破面值至0.97美元,该基金随后宣布停止赎回”,逾60%赎回、跌至0.97美元,中投是否因此而亏损?据汪建熙透露,9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一开市,中投立刻问Primary:如果赎回怎样?对方答:赎回价还是1美元。中投立即下达指令:赎回。每份1美元,保住了本金。而在当地时间早晨8点,中投以1美元价格发出赎回指令,之后的下午1点钟,基金净值就下跌至0.97美元,停止赎回。就在那个北京的晚上(是美国的白天),有1500亿美元规模的资金逃离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

即使是身在其中的华尔街人,也轻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比如,雷曼破产那一周,摩根士丹利董事长麦克打电话给楼继伟说,自己手中的好牌足以让市场对摩根士丹利充满信心,但9月16日、17日股价暴跌后,摩根士丹利决定提前释放利好消息,所以原定于周四出炉的公告被提前到了周三,但市场根本无视这样的利好。麦克再次给楼继伟打电话,已无上次的信心满满,而是告诉楼继伟:我们撑不住了,能不能继续向摩根士丹利注资?

中投基于安全考虑,第二次注资未能成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庭阳 采访报道)

责编:曹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50期)


 

2018年第5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5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