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走向市场——我亲历的国企改革过程

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活和历史包袱沉重,是国有企业改革之难的主要症结。

李锦 口述;《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煦 记录整理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8期)

改革是被逼出来的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激活了个体户和私营经济等经济形态,对国有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农村改革全面推开,大张旗鼓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里出现个体户承包饭店开小商店等现象,但由于改革时机不成熟,国企基本上是一片冻土。

农村商品经济首先从农副业、加工业开始对国有企业产生冲击。1982年,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一些农民开始搞副业,山东商河县一些农民做起了收羊、宰羊、销售羊肉的业务,我在当地调研时发现,收羊的农民与国有企业延伸到基层的供销社、收购站竞争,他们双方互相架大喇叭喊话,供销社说的是“要拥护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农民个体户的大喇叭喊着“我们收羊价格高”“我们的羊肉便宜”,竞争的结果显而易见。在对比中,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充分显示出来,农民个体户走进了流通渠道,对实行统购统销的国有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国企面临的另一重大冲击来自乡镇企业。当时,乡镇企业在江苏南部和山东的胶东半岛迅速发展起来,乡镇企业因为机制灵活在竞争中明显优于国有企业,并出现了“星期天工程师”现象: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星期天到附近乡镇企业“走穴”,进行技术支持。

面对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咄咄逼人态势,国企被动地进入改革阶段。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被当时担任销售科长的马胜利承包以后,效益一下子翻了番,在全国引发了轰动,福建有55个厂的厂长共同呼吁向厂长放权,中央也提出要加强企业自主权,国企中开始推行厂长经营责任制。

当时有一部小说非常火,名叫“乔厂长上任记”,讲的就是这一改革进程中发生的故事,1987年出了个步鑫生,是厂长负责制的代表人物。经过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厂长负责制、利改税、承包制等一系列热热闹闹的改革,有成绩也有反思,被承包的企业并不是一个有动力的市场主体,并没有形成公司治理和内部应对市场的机制;承包人也只是一个厂长,包盈不包亏。

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部改革,是局部的,而国企改革的关键还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阵痛和新生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企进入新一轮改革阶段。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与此同时,传统国有经济也开始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

当时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两方面夹击之下,国有企业步履维艰,非常困难。产品能不能卖出去,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当时很多的国有企业都难过那一道关,就被淘汰掉。

1992年初,国有企业掀起了“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潮,被称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经营机制改革的最后一战,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中央的首肯,并迅速在国有企业中广泛实施。

此前,所有的改革理念和措施都是针对经营层与国有资产管理层的,而“破三铁”第一次针对普通职工,解除了企业与工人的“终身劳动契约”,大家突然意识到,国有企业不再是“永远的保姆”和“不沉的大船”。而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活和历史包袱沉重,是国有企业改革之难的主要症结。

1992年至1994年,国企历经3年高投入后,进入了困难时期。到1997年,甚至出现了国有企业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保持平衡的局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对原本已十分困难的国企,更是雪上加霜,亏损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90年代后期的几年,受产能过剩、冗员过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相继展开,即通过拍卖、承包等方式,将国有部分企业转为民间经营或进行重组,同时精简人员,节省开支。

当时全国大概有几十万家国有小企业民营化,走的是产权制度改革和身份置换的路子,出现了“改制潮”。改制潮首先从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纺织行业入手,这些行业基本上变成了民营企业的天下。大量的家电、纺织、日化企业变成了民资和外资,解除政府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同时解除企业对员工承担的无限责任,使企业和员工走向市场恢复活力。

如何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使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当时各地的国有企业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产生了青岛双星等一批改革标杆企业。

大刀阔斧的3年改革卓有成效,200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改革丢掉了包袱,留下了优良资产,但是也让2000多万工人下岗。国企众多的东北地区发生的下岗潮成为那个年代难以磨灭的印记。

国企改革在路上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开启了国企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的新阶段。国资国企管理形成了新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进军国际市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的国资委负责人提出,“央企要做到(业内)前3名,做不到前3名,我给你‘找婆家’”。196家央企陆续进行合并,业务进行扩张,出现了多元化浪潮。

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国企积累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央企发现进入的领域并不赚钱,同时也出现了“国进民退”的争论。2012年开始,国企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部分央企产能过剩,负债率高,亏损严重。

国企改革随后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论述了未来国企改革的路径,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被业内称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1+N方案中的“1”正式出台,全面地回答了新时期国企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此后至今,国企改革动作频频,成效初显。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央企,公司制改革已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分层分类推进,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正不断完善。今年有48家央企上榜世界500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关乎15万户国企、100多万亿资产和3000多万名职工的宏大改革,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持续推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持续关注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著有多部专著。)

责编:曹煦


fm

2018年第4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