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阿里首创大众评审机制:6年解决1亿次纠纷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孙冰)  将“陪审团”模式转化运用至解决网上纠纷和争议,这在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不少互联网平台的共识。12月6日消息,从2012年12月上线至今,由阿里巴巴首创的大众评审累计完成超过1亿次纠纷判定,这项创新性举措不仅为网络社会治理打开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也为互联网行业提供了一套处理线上问题的普惠解法。

“在您选购商品时,您的第一印象中,您认为一下两个品牌是否存在字型、读音、含义上的相似?”、“在您选购商品时,您的第一印象中,您认为一下两个品牌是否会对您造成混淆干扰?”这是阿里大众评审平台不久前向近千名大众评审员发出的一个判定任务,任务涉及的手机品牌为“vivo”和疑似山寨的“vivj”、“VIVI”、“VOVT"等品牌。

在很多人眼中,往往会把商标近似的山寨产品和冒用商标的假货划上等号,但对电商平台而言,很多山寨品牌却是经过批准的有效注册商标,无法像处置假货一样进行直接处理。

为了解决国家法律规定和消费者体验认知“相悖”的问题,阿里巴巴于2012年12月18日推出了大众评审机制,率先将陪审团模式运用至网络交易纠纷的解决中。

以鉴定山寨商品为例,证明山寨品牌使用的商标与知名品牌商标近似并且构成商标侵权,关键要看有没有对公众造成“混淆干扰”。

在阿里巴巴平台,涉嫌山寨的商品被大数据模型筛选出来后,会被传送给至少500名大众评审员进行判断。如果评审员判断疑似山寨的品牌会令人产生混淆,电商品牌库的审核就会主动加入模型进行前置判断拦截。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平台通过大众评审已对“潮流耐克”、“阿迪达斯酷动”等数百个被认定为山寨的品牌进行了摘牌处理。

经过6年的发展,加入阿里的大众评审队伍的热心网友已经达到了500万人,纠纷判定调处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

打开阿里大众评审的平台,评审项目共分为商品鉴定、纠纷法庭、规则众评和新人阵地多个板块,既有简单的“识别高质量买家秀任务”,也有需要先考试才能上岗的“鉴定商家违背承诺任务”。在“大众听证会”直播板块中,目前仍在征求意见的“恶意评价自治超级权限听证会”已有超过930000人参加。

如今,阿里大众评审打破了过去小组投票的局限和桎梏,依靠更广大网友的力量,随时随地参与判定纠纷,处理的量更大,影响的范围更广,效率也更高。仅2017年一年,阿里大众评审就成功处理685万余件纠纷,大大减少其他社会机构的压力。

“互联网行业引入大众评审机制,据我所知阿里巴巴在行业中确实是首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这是一项重要的基于互联网精神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

多年来致力于关注知识产权投诉纠纷解决领域的刘晓春认为,阿里大众评审机制运营多年并有各种配套制度的创新,对快速、便捷、有效解决网络相关纠纷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众议”化解问题的阿里模式,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复制的成功样本。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阿里独创的大众评审机制,某种程度上在互联网行业树了一个标杆,它的不断迭代和创新也为后来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样本。

“这是从实践中激发的规则和体制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大众评审不仅率先激活了网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参与,还成为法院等官方争议解决途径之外的重要的替代性解决方案。


(网络编辑:刘冰倩)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