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救助上市公司应摒弃“国”“民”之争

如何化解上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上市企业的股权质押和流动性风险,已成为时下产业界、资本市场乃至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政府该不该以及如何救助上市企业特别是民营上市企业的问题,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83 插图:《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刘屹钫

插图:《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刘屹钫

文 |郭纲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6期)

如何化解上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上市企业的股权质押和流动性风险,已成为时下产业界、资本市场乃至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政府该不该以及如何救助上市企业特别是民营上市企业的问题,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或者正在筹措安排规模可观的“财政性资金”驰援上市企业。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也于11月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显然,针对越来越多上市企业尤其民营上市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和债务危机,政府到底该不该救助的分歧在缩小、共识已基本形成。

救助上市公司,经济上合理、道义上正当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总会出现程度不尽相同的波动,这种波动在市场经济体更是难以避免。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采取有效的手段尽可能抚平这种波动,通过适时适度的干预保持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

历史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过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实质上,也是政府利用国有资本对经济危机和经济繁荣进行逆向调控、以平缓经济发展中的震荡、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一种政府干预结果的表象。换句话说,国有资本的配置可以体现政府的意图,其本身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面对我国时下众多上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上市企业集中出现流动性风险、对社会就业乃至经济社会稳定可能带来负面冲击的严峻形势,政府出手干预责无旁贷、无可非议。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救助上市企业包括民营上市企业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道义上的正当性毋庸置疑。关键在于微观层面,即在具体操作上如何有效保障政府救助的公平、合理与效率。更进一步地说,重点在于具体的救助措施如何选择、救助对象如何确定、救助方式如何运用?

就具体救助措施的选择而言,既可以采用如近日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普适性政策措施,也可以采用政府出资救助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市企业的具有一定选择性的救助措施,当然也可以设计出台普适性与选择性联合运用的政策措施。普适性救助措施的公平性不言而喻。选择性救助措施在针对性、时效性方面往往更具优势。联合运用两种救助措施可以优势互补、事半功倍。

救助措施如何选择?救助对象如何确定?

从选择性救助措施来看,如何体现政府在救助中的公平合理、经济有效,显得十分重要。市场经济下,有限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市场竞争的基本特征与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就如人类每天都有生命的终结与诞生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有的企业在消亡,同时又有企业在新生。而在经济出现重大下行波动或经济危机的时期,市场主体的迭代更新将更胜往常,落后与低效的产能被淘汰,没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破产或被兼并,产业结构因此得到重组、优化与提升。

这就意味着,政府在选择性救助民营上市企业的时候,应有公平合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正面导向。比如,被救助上市企业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被救助上市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基本面是否健康向上、被救助上市企业是否诚信与守法等,都应该是上市企业能否入围政府选择性救助对象范围的主要考量因素。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明确救助对象应符合的门槛条件,只有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诚信守法、基本面良好的上市企业,才能纳入政府选择性救助的对象范围。对于那些因为技术已经落后、主营业务发生偏离、缺乏诚信守法意识、草率决策与冒进投资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的上市企业,如果政府出于仁慈而不加区分地一并施以救助,则会有失公平正义与经济合理,也会失去正向激励的作用。

即便是政府针对那些符合公平正义、具有经济合理性的上市企业的救助,还涉及具体救助方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问题,对于民营上市企业尤其如此。既然是发展市场经济,而且救助对象又是民营上市企业,那么政府救助也应采用市场化的救助方式。其中,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对等性介入,来化解民营上市企业的现金流和债务风险,保障民营上市企业正常稳定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是当下迫切需要也是切实可行,同时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救助方式。

因此,现阶段的“国进民退”不应简单地看成是国有经济对民营经济的“挤出”,更应该理解为是国有经济对民营经济的“护盘”。只有今天保住了民营上市企业的“种子”,日后才有可能再一次见到民营上市企业的“繁花盛开”及其“累累硕果”。

无论是时下的“国进民退”还是日后可能再次出现的“国退民进”,说到底,都是特定形势下政府进行调控、稳定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表象。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责编:曹煦



fm

2018年第4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