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证监会结案:中信、国信、海通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

历时3年、在资本市场轰动一时的,被坊间称为“内外勾结操纵市场”的大案件终于有了结果。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5期)

历时3年、在资本市场轰动一时的,被坊间称为“内外勾结操纵市场”的大案件终于有了结果。

11月5日晚间,中信证券(600030.SH)、国信证券(002736.SZ)和海通证券(600837.SH)同时发布公告,3家券商分别收到证监会 [2018]18号—20号结案通知书。证监会认定,3年前3家券商“未按照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的嫌疑不成立,“经审理,中国证监会认为公司的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该案结案”。

此结案的公布文字简洁明了,但其背景却曾是轰动资本市场的一个大事件。2015年11月26日,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过程中, 3家券商各自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司度上海)签订合同,均存在着违反 “未按照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规定之嫌,证监会对此立案调查。当时,证券市场刚从股市大规模异常波动中喘过气来,寻找成因是市场的焦点。加上司度上海股东具有海外背景,涉事各方当时被冠以“内外勾结操纵市场”的嫌疑帽子。

2017年5月24日,证监会发布拟处理结果。当天,3家券商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均被警告,并合计处罚4.98亿元。同时,对各单位内相关责任人共9人给予警告,并处5万~10万元罚款。

如今结案通知书认定“违法事实不成立”,确实出乎市场预料。不过,3家券商戴了3年的嫌疑帽子,算是摘掉了。

案件回放:证监会查处高频交易牵出3家券商

司度上海高频交易案发生于2015年那一轮牛市后期,市场开始大幅波动,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涉嫌影响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多家投资机构被暂停高频交易。当时市场发生多起操纵证券市场案件,但只有这一案件证券经纪商被牵扯其中。当时正处于救市期间,市场格外轰动。

2015年7月31日,证监会核查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其频繁申报和撤销的行为,被认为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至当年8月3日,共有34个账户被暂停交易,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出现在监管视线内,并被暂停交易。

司度上海是大型美资金融集团Citadel的全资子公司。Citadel是美国唯一以做市商身份开展期权业务的对冲基金,也是首批拥有自己的股票借贷能力的基金之一,与全球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 Investment Group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据3家券商公告披露,司度上海与中信证券接触最早,在其通道上交易额也最大,和国信证券接触最深。

2011年2月23日,司度上海在中信证券开立普通证券账户,一直未从事证券交易。2012年3月12日,司度上海开立信用证券账户。同年3月19日,两家签订《融资融券业务合同》,司度上海获得通过中信开展融资融券交易的资格。截至2015年10月22日,中信证券收取司度上海净融券收益562.28万元,交易佣金8942.88万元。

此前证监会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中信证券涉嫌“在司度从事证券交易时间连续计算不足半年的情况下,为司度提供融资融券服务”,违反了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征信授信实施细则。

司度上海与国信证券接触也始于2015年初。2015年1月19日,司度上海、国信期货和国信证券三方签订了“国信期货-易融系列海外1号资产管理计划”合同。司度上海作为单一委托人出资金,国信期货负责管理,将资金托管在国信证券。司度上海在国信证券开立普通和信用证券账户,从事融券交易,其高频交易(可以理解为计算机程序按照设计者事先设计的条件,同时监控大量股票并发出买卖指令,短时间内实施成千上万次下单或者撤单)系统则直接接入国信证券柜台系统下单。

国信证券除获得融券净收益1020.35万元外,还获得交易佣金收益1068.32万元。

海通证券与司度上海的合作晚于前两家券商,但身兼二职——托管商和证券交易经纪商。

2015年5月8日,司度上海、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安达基金)和海通证券签订了“富安达-信拓城一号资产管理计划”, 司度上海委托富安达基金管理此资产管理计划,资金托管在海通证券。5月11日,海通证券又与富安达基金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司度上海得以在海通证券开展大规模的融券交易。

5月8日至10月10日,此资产管理计划在海通证券交易总额为78.48亿元,平均每天交易9100余万元。海通证券收取交易佣金117.72万元。证监会当时认定海通证券与国信证券违反相同规定。

3家公告中,只有海通证券披露了交易总额。但各券商佣金比例接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按此资产管理计划在海通证券交易额与佣金收益之比,估算司度上海在中信交易额达5691亿元(8942.88 ÷117.72×78.48),在国信交易额是712亿元(1068.32÷117.72×78.48)。也就是说,司度上海在3家券商交易额合计约为6481亿元,如以5月8日至10月10日的交易日计算,日均交易额63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司度上海能维持如此高的交易额,其拥有的资金总量令人震惊。

被立案后3家券商股价直奔跌停

3家券商此前被拟处罚,均因有违反《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四条“未按照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规定之嫌,国信证券和海通证券更是多了“或者未在与客户的业务合同中载入规定的必要条款”。

在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市场上,被证监会立案,特别是这种涉嫌影响市场走向的案件,股价自然会受到重挫。

被立案调查公告披露当天(2015年11月27日),中信证券股价低开4.29%,尾盘躺在跌停板上;国信证券低开4.28%,下午两点半之后,股价直奔跌停。海通证券11月27日尚不清楚被立案调查的原因,申请停牌。11月29日获得准确消息后,于11月30日复牌,股价当天跌幅达9.42%。

受此影响,中信证券于2015年计提人民币4.36亿元的预计负债;国信证券则中止了当年的配股申请。

一年半后,3家券商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证监会拟对中信证券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6166万元,并处罚款人民币3.0828亿元(5倍涉嫌违法所得),合计3.7亿元;拟对国信证券没收违法所得2089万元,并处1.0443亿元罚款(5倍涉嫌违法所得),合计1.25亿元;拟对海通证券没收违法所得50.97万元,并处罚款254.82万元(5倍涉嫌违法所得),合计305.79万元。

拟处理结果让市场明了事件细节。不过,当时即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3家券商的前述行为达不到“内外勾结操纵市场”,算是利空出尽。果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布的次日,即2017年5月25日,中信证券股价上涨4.12%,国信证券上涨3.91%,海通证券上涨2.52%。

此案件处理时间历时3年,其间传闻不断,但现在总算尘埃落定。2018年11月5日,证监会对3家券商宣布 “经审理,公司的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该案结案”。


2018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