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龙湖的“被动房”实验

什么是“被动房”?“被动房”在绿色节能方面有何优势?它会影响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煦|北京报道

责编:陈栋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

随着绿色节能建筑成为业内公认的行业发展趋势,房地产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被动房”,是不少龙头房企给出的答案之一。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被动房”的房企,龙湖集团在2017年年报中便已公告,在河北高碑店开展百万平方米的被动房项目,建设世界最大体量的被动房社区。目前,龙湖集团与奥润顺达集团合作开发的高碑店·列车新城项目,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签约示范项目。该项目还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22届世界被动房大会上,获得了PHI(德国被动房研究院)区域认证。

什么是“被动房”?“被动房”在绿色节能方面有何优势?它会影响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吗?

 

不用暖气和空调,比传统建筑节能92%

冬天不用开暖气,夏天不用开空调,温度常年保持在20℃~26℃,相对湿度保持40%~60%,并自动过滤PM10、PM2.5颗粒物,即便是雾霾天室内空气质量也能保持良好……在高碑店·列车新城的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里,集中展示了应用在该项目中的先进绿色节能建筑技术。馆内互动式的装置,实时显示着温度、空气质量、能耗等参数,让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体验“被动房”。

所谓“被动房”,也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全新的节能建筑,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达到舒适的室内温湿度,不需要“主动”提供能源,安装空气调节设备。

“被动房”概念起源于德国。1991年,德国被动房研究院(PHI)院长费斯特教授在德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动房大楼。该建筑为联排式房屋,共有4户,集节能、舒适、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于一体,至今仍运行良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被动房技术也经历了迭代与更新,更加成熟。龙湖集团副总裁宋海林表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亟须以创造性思维走进新时代,走环保、节能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必然。此外,在产业结构转型中,被动房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契合了这个时代需求的变迁。”

在宋海林看来,龙湖将被动房建设视作未来坚定的发展战略。“我们大概准备了两年的时间做被动房,前期进行过大量铺垫和准备。我们坚信,在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中,被动房或被动式建筑技术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式建筑做出的改变是多方面的。龙湖集团项目总经理王长明介绍说,在传统建筑中,受墙体、门窗等隔热保温性能不佳、气密性不佳,以及建筑冷热桥效应等影响,室内温度受气温影响很大,特别在冬夏两季,必须借助空调来调节室温。此举不仅增加能耗,还可能会影响健康。而被动房重点在保温效果、气密性、冷热桥三方面攻关——建筑外立面的厚度从普通住宅的70~80毫米增至150~250毫米,并采用石墨聚苯板等特定材料;窗户采用三层双中空玻璃,窗内外设置隔汽膜和透气膜保证气密性;使用隔热性的材料来切断冷热桥效应,防止室内冷、热能量的流失。此外,被动房还装有带热回收的全置换新风系统,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湿气、粉尘、PM2.5等污染物。

被动式建筑不仅居住舒适,还大量节能。以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为例,这栋建筑比传统建筑要节能92%。

“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奥林匹克”落地高碑店

相较于欧洲国家几十年的建筑节能经验,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自2013年开始探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来,中国先后与德国、美国等国家合作,在秦皇岛、北京、哈尔滨、青岛、珠海等地建设被动房项目。

住建部印发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000万平方米以上。

各地都在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方面做出相应部署。以河北省为例,截至2017年底,河北省已有10个市开展“被动房”建设,累计竣工面积15.13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5万多平方米。

“从企业角度来看,建设被动房当前还有两个难点:一是产业链还有待完善,有些材料目前还依赖进口;二是从供应材料到施工操作再到验收环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龙湖集团项目总经理王长明认为,被动房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体系,通过高质量的建造才能实现,而不是把各项技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

在具体操作环节,在中国建设被动房,还要根据国内气候的复杂性、建筑特点及居住习惯去磨合和调整。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介绍,在被动房发展最为成熟的德国,住宅主要以单体低层建筑为主,而国内住宅则以多层或高层为主;德国气候较为单一稳定,冬夏温差不大,而中国地域广阔,跨越了不同的气候带,各个地区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指数差别悬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被动房要在中国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因地制宜和细致的建筑设计。”

在此背景下,龙湖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奥润顺达集团成立了“近零能耗四方联合研究中心”,对超低能耗建筑进行本土化的创新。

龙湖位于高碑店的这座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从基础开工,到最后拿到PHI认证,再到正式开放,共经历了短短116天。通过实时的数据、互动性强的高科技显示屏、实际的部品部件等,全方位展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我们要做效益与环境并重的建筑。既能够做到节能绿色,又能很好地适应气候,关照居住的舒适性。”宋晔皓认为,对于建筑来说,硬性的技术指标重要,软性的人文色彩同样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绝对的被动房,而放弃了建筑的美感和居住的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兴起的中国被动房,已经走上世界舞台。第二十三届世界被动房大会将于明年在河北高碑店举办,承办方为龙湖集团、奥润顺达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这将是有“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被动房大会首次走进亚洲。


2018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

2018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