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双创2.0”时代的新趋势

如果将升级版比作双创的2.0时代,2.0时代的双创内涵显然急需扩充。

p56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煦I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煦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煦|北京报道

责编:陈栋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

10月9日至15日,2018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我国“双创”领域目前唯一的全国性活动,也是继北京、深圳、上海之后,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

国务院此前出台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就“双创”升级版做了部署。“双创升级版”最早出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如果将升级版比作双创的2.0时代,2.0时代的双创内涵显然急需扩充。

“双创2.0”要做什么?

自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双创”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3年多来,企业数量大幅增长。2016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51万户,2017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

尖端科技的不断涌现已成为此轮“双创”中最受外界期待的抢眼元素。

以今年双创周活动的主会场成都为例,这个曾被打上安逸标签的城市,其双创平台“菁蓉汇”竟实现了我国高科技领域一个个“零”的突破:打破国际垄断的超导磁共振系统,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地震预警技术,全球首创的3D打印血管……此外,手术机器人、高考机器人、掌上超声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也在“菁蓉汇”涌现。本次双创周活动期间共有80家成都本地的新经济企业展示了100余项黑科技成果。

成都只是一个缩影。实践证明,蓬勃发展的“双创”活动,在激发创新潜力、市场活力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也在“双创”浪潮中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双创”开展4年来,也面临着形式大于内容、创新成果商用难等共性问题。北京一位初创企业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激励市场主体在“双创”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不是靠“指令”“计划”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依托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

p57-1

p57-2 “双创”周上的“魔女眼镜”和“布法罗机器人”等黑科技引来不少关注。

“双创”周上的“魔女眼镜”和“布法罗机器人”等黑科技引来不少关注。

最深刻的变化当数创业环境的变革。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认为,当前我国双创发展模式正在从以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领域创业为主的“双创1.0”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生产领域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双创2.0”演进,双创的主体、领域、模式和成效等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特点。

从这个意义看,此次国务院推出双创升级的政策措施可谓正当其时。特别是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的到来,日渐“高大上”的创业项目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是全球领先,创业者、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前沿材料、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当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前沿领域,政府应该坚持前沿引领,不断挖掘重大前沿技术,引导产业创新发展。

双创升级要做什么? 长期关注双创生态的盛景研究院院长、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打造双创升级版,就是要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首先,不论是创新创业范围,还是创新创业主体以及领域,都将向更大范围发展。其次,要从“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持转变为全过程“精准滴灌”式推进,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做到前、中、后端同时发力,提升创新内涵。第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全球化的视角聚集全要素资源,推动“双创”向更深程度发展。

“精准滴灌”还需要以人为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中关村青年创业占到39%,90后创业达到11%。“年轻人的创业更需要对很多资源整合,我们希望通过政府引导让创新资源流向企业,助推他们早日成为专精尖企业,这是我们的宗旨。”

政府如何搭台?

中关村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和北京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一直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双创热土。新形势下,他们如何“升级”双创?在2018年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处处长张宇蕾。

在张宇蕾看来,中关村的解决方案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双创过程的重要一环。和一些发达国家主要的创新体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存在着对科技成果转化后端关注多、前端关注少的问题。”

张宇蕾以双创周上同期举办的2018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举例说,大赛分领域前3名的项目,符合中关村管委会前沿储备项目申报条件的,直接纳入绿色通道,即进入中关村前沿技术项目评审终评环节。对通过评审的项目,按照企业设备购置、房租、研发投入等项目实际支出费用不超过30%的比例,给予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支持。

产业化中诸如市场、融资甚至办公场地这样的服务也将更接地气。据张宇蕾介绍,进入分领域决赛的企业将获得与百度、华为、京东、英特尔等近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技术与市场的对接机会;在金融服务上,可享受优质信贷服务,获得政府引导基金优先投资的机会,获得市场化基金的投资对接机会;中关村示范区16个分园和所属区政府将与进入分领域决赛的企业进行对接,提供空间落地服务,并优先推荐进入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享受相关房租补贴政策。

从2018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的参与单位也可以看出,“双创”产业链的覆盖要素正在完备。此次赛事由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等6个区政府联合主办,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中关村银行承办,华夏银行、首钢园、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北京盛景嘉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联合承办,参与单位为历年来最多。

对初创企业而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引导模式也在不断深化。今年6月,中关村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合作设立了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旨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问题。


2018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

2018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