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如何防止民营企业告贷无门?

中国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能允许“积极财政政策吸干金融资源而使民营企业告贷无门”的现象继续发酵,防止中国主动性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弱化。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1期)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并非现在才有的问题,而是2010年就存在了,民营经济当前出现的问题,也是从2010年开始量变到现在的质变积累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错配。

中国2010年起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组合,但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是紧缩货币政策,即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组合。需要说明的是,2010年宏观经济背景是“中国退出经济刺激计划”。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并非坏事,关键在于如何退出?

当时综合分析后,我们曾提出建议,应该从财政端退出。具体理由是,信贷、M2等与金融相关的指标增长过快主要是因财政投资项目增长过快所致。既然如此,退出就应该从财政端退出:延缓项目审批,把原工期计划稍微拉长,财政投资增速下降,贷款和M2增速自然回落,而且CPI也会因原材料需求减少而自然回落。

遗憾的是,有关部门选择了从货币端退出。这就构成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的组合,这是个严重的错配。如果积极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长期实施,将导致严重后果:大量政府项目需要占用大量的金融资源,而此时货币和信贷同时收紧,将导致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资金枯竭,从而导致中国“主动性经济增长动力(官方说法是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之后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当年的判断。比如,“高利贷风波”2012年开始在浙江温州发酵,大量民营企业把资金抽出来冲进小微金融的高利贷,这也是中国金融短期化、脱实向虚的第一波;此后,“姜你军”“蒜你狠”登场。更严重的是,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不断弱化需要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尤其是2014年之后,中国GDP增速频频出现“断崖现象”,需要政府加大投资予以托底。国有企业负债过高也与此不无关系。中小企业过长时间告贷无门,就会演化为放弃实业“不干了”。这实际上是宏观经济政策错配的后果。

现在是否已经解决了宏观经济政策错配问题?应该说还未彻底解决。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性货币政策是否考虑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货币信贷的需求?中性货币政策应首先包括支撑积极财政政策所需货币信贷的需求,然后才是货币中性安排。

当下市场也说明了这样的问题。比如,尽管“收短放长”的货币操作可以从长期增加信贷供给,但短期看,按照中性货币政策安排,中小民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因为,长期信贷被积极财政政策大量占用,而留给中小微企业的只能是又短又贵的金融资源,这也是为什么民营实体经济深感货币过紧,期盼央行予以宽松。

所以,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适当调整,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安排需要同时考虑两方面货币供给问题:首先,需要计算清楚积极财政政策“对货币信贷的年度需求”,这是刚性的需求;其次,除去积极财政政策所需货币信贷之外,再看其他一般性企业发展需求,这需要做出中性或略偏宽松的安排。两项相加得出的货币供给总量会大于当下水平,但这并非宽松货币政策,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总之,中国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能允许“积极财政政策吸干金融资源而使民营企业告贷无门”的现象继续发酵,防止中国主动性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弱化。

责编:陈栋栋


 

2018年第4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4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