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生态 > 正文

槟榔产业开始绿色转型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1日   15 版)  

孙 阳

从小青果到大产业,从粗放式加工到现代化生产,“槟榔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逐步成型。在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达150万亩,230万农民从事槟榔种植,青果收入超过40亿元。而作为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槟榔加工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有30多万人以槟榔生产加工为业。

随着高品质消费需求的提升,槟榔产业正逐步向现代化生产、高端化产品方向转型。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义认为,消费升级深刻影响着槟榔产业的前景和业态,“吃少点,吃好点”的消费理念转变不仅为企业创新生产工艺、提升安全标准提出了新课题,更为整个行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工艺创新提升行业标准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国内槟榔产业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沿用的也是烟熏火烤的原始加工方式,不仅无法确保品质安全,更造成了对原产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如何通过工艺创新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推动槟榔生产加工的转型升级,成为槟榔产业能否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一环。为此,湖南口味王集团创新研发出青果槟榔原籽蒸汽烘干法,在行业首创无烟熏技术和青果精制技术,通过搭配独家配方的卤水,既仿制了烟熏的劲道,又避免了烟熏工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从加工方式上的区别来看,烟果槟榔是鲜果在加工成干果的过程中,利用植物性燃料进行烟熏的一种槟榔。而青果槟榔是用高温蒸汽作为动力,采用特种设备,间接对鲜果进行干燥加工的一种槟榔。”陈义介绍说,目前,全行业有80%的槟榔产品都采用这种新技术,改变了多年来槟榔烟熏火烤的原始方式,让槟榔产业从产业链上游开始,向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型。

在原果采集的过程中,口味王集团与“中国槟榔之乡”海南万宁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建立槟榔种植示范园区、成立槟榔技术研究所,帮助海南槟榔种植户改善及普及槟榔种植技术,提高槟榔原果品质及产量,有效拉动了当地就业,带动了槟榔产业链升级。

2017年,口味王集团创新优化了槟榔软化工艺,通过物理手段对整个槟榔破壁,让青果槟榔的纤维进一步碎化,使加工后的槟榔熟果入口更加柔软。据介绍,2017年8月,口味王集团斥资千万自建具有国家级CNAS认可资格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通过检测100多项指标确定产品标准。

消费需求推动绿色转型

如今,中国的槟榔产业正处于创新变革与高速发展的阶段,迎合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近年来,整个行业在向高端市场方向倾斜,消费者对口味、品质和槟榔的健康性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槟榔产业的做大、做强,首先要过品质关。”陈义表示。

2014年,口味王推出了高端槟榔品牌“和成天下”,以无烟熏技术和青果精制技术进行加工,并研发出独家配方的卤水仿制烟熏口味,实现了制作工艺与口味双重升级。凭着果子好、工艺好、口味好的优势,口味王集团在高端槟榔市场上连续4年热销、快速增长发展,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典范。

据介绍,初加工后的槟榔果籽到达口味王工厂基地后,在经过一轮人工筛选后被冷冻储存,再分批进行淘洗、煮籽、调味、烘烤、切籽、点卤、真空包装等18道工序实现深加工,去除多余的槟榔碱部分,利用机械化手段确保工序完善和品质提升。

同时,口味王集团等槟榔行业龙头正不断加强对槟榔的深度科学研究,试图进一步优化槟榔加工的工艺和品质,加大力度研究槟榔的食用和药用功效,谋求槟榔产业的空间扩大和品质提升。

品质升级瞄准千亿市场

在海南地区,曾有着“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礼”的习俗。如今,槟榔依旧是海南的拳头产品和重要产业之一。而在湖南、江西等地,槟榔也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消费品。本地化和区域性,一直是贴在槟榔产业上的标签。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及南亚国家有着十数亿的人口,无论从槟榔食用习俗、种植环境还是加工生产基地建设,都能够带来槟榔的潜在消费群体和就业劳动力来源,这将为国内槟榔企业‘走出去’,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陈义说。

在陈义看来,国内槟榔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东南亚及南亚槟榔产业的转型优化。相比国内市场的千亿槟榔经济远景,东南亚及南亚的市场容量或将催生出数千亿的“槟榔经济”。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