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悦读 • 日本失去的25年:只因进入低欲望社会?

推荐语:日本经济持续低迷25年,任何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都微乎其微,整个社会进入“低欲望”状态。而事实上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从而选择只存钱不花钱,导致经济长期低迷。

p86

书摘 • 日本失去的25年:只因进入低欲望社会?

[日]大前研一

在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前的1989年,当时日本国民的个人金融资产是1000万亿日元,之后日本经济进入长期停滞时期,可以称作“失去的25年”。那么现在这一金额是多少呢?答案是1700万亿日元。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萧条期,资产应该是减少的,但日本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25年间个人金融资产竟增加了700万亿日元。

而且,拥有这1700万亿日元的大部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有车有房,已经没有什么必须要买的东西了,所以这部分人的消费意愿本来就很难提高。

日本老年人每人将抱着3500万日元离世

消费意愿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老年人对未来感到不安。虽然政府实施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但完全看不到经济好转的迹象。再加上不断听到像“少子老龄化、人口减少”“社会保障费用持续增加”“看护人员、设施严重不足”“国家债务突破1000万亿日元”等这类新闻,老年人认为,“政府是不能信任的。当前尚且还好,长期发展下去都不知道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愈发感到不安。

正是因为老年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和日本的将来感到不安,所以他们即使手里有钱,也不会用于消费。

因此,老年人将年金的三成都用于储蓄,这种情况在国外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若长期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日本国民每人将抱着3500万日元离世。这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怪象:日本国民一辈子抱着对未来的不安过活,但到了弥留之际却是个有钱人。

除了老年人,同样因为对未来感到不安、选择不花钱而存钱的还有在职人员。他们也不完全信任政府,总觉得“自己花的钱可能是向哪个国家借来的”,所以许多在职人员的思想也在转变。他们认为自己早晚有一天会变老,考虑到自己的老年生活,尽可能地不负债,要存钱的想法是正确的。

其实一些可能负债的开支就是房子、车子和孩子(教育经费)等,所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不需要房和车,也不愿意结婚,不想生孩子,觉得一个人的生活自在。难怪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如此严重。

加薪、提高通胀预期都没能刺激消费

然而,安倍首相却完全不明白这一现实情况,还频频敦促企业为员工加薪。但事实上即使加了薪,在职人员也只会将那些钱存起来以备养老,并不会用于消费。所以,单纯依靠加薪是扭转不了经济的。只要老年人不花手里的存款,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就不会好转。提出加薪要求的不是工会而是国家首相,从这一点上就足以看出,这位国家领导人的错误有多严重了。

同样偏离重心的还有拿出安倍的标签、坚定支持安倍经济学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黑田东彦曾承诺“要实现2%的通胀目标”,他认为通胀预期上升,消费就会增长。这种想法本身就很奇怪。

黑田行长大概认为,如果宣称“明年物价会上涨2%”,那么那些不想买房买车的年轻人就会想着“得赶紧买了”。其实这样一来,年轻人会想,“既然物价还要上涨,那干脆就别买了”,反而引起他们的控购想法。黑田行长这样想才对吧。

总之,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对未来抱有深深的不安,所以他们尽量不花钱,而是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国民不消费,经济就会逐渐恶化。所以,“失去的25年”换一种说法就是“对未来感到不安”,或者是“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

既然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因为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而不消费,那么反过来想,如果能够消除国民对老年生活的不安,那么国民就会安心将那些不是特别急用的钱用于消费,这样一来经济就会立刻好转。

不管怎样,日本是一个拥有1700万亿日元个人金融资产的国家,即使只拿出其中的1%投放到市场上去,也有17万亿日元,预计能够有超过GDP3%的经济效果。所以,政府应该立刻撤回毫无成效的安倍经济学,将消除国民对老年生活的不安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不改变政策,“失去的25年”很有可能发展成“失去的30年、40年”。

目前日本的国债已经增长到1300万亿日元。从2017年的预算案来看,税收收入只增长了1000亿日元,但是预算规模却达到了历史新高,基础财政收支的赤字幅度进一步扩大。这个国家拥有17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若国民能够拿出钱消费,应该能够激活日本经济。不同于那些没有原始资本的国家,日本是拥有充足原始资本的,也没有向外国借债,所有的棋子都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样一想的话,那么就是“发现了问题,就只剩下行动去解决问题了”。

(本文摘自《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一书,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辑所加。)

编辑:牛绮思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38期)


 

2018年第3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3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