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唐骏: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建造地铁

文 | 著名职业经理人、微创中国董事长 唐骏

世界上的首条地下铁路是于1863年英国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在经历了155年的发展截止2018,全球已有超过55个国家,170座城市建有地铁。我曾经在美国纽约搭乘过当地最古老的地铁,它在1904年通车,距今也已超过100年,却仍是当地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

可以说,地铁的确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利用地下空间不对其他运输系统造成干扰,通过使用电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大大节约了人们的通勤出行时间。中国的地铁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经过近50年的高速发展后,我们的轨道交通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里程上都处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上。截止2017年,上海地铁全线已达到53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而北京每年有超过32亿乘客搭乘地铁出行,是全球最繁忙的地铁系统。

“地铁热”曾于前几年遍及我国不少城市,地铁的好处毋容置疑,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每个城市都有必要建造地铁?答案是否定的。2018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这是时隔15年后的首次针对修建地铁和轻轨标准的调整管理意见。其中,文件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GDP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而达不到以上要求的城市(多为三、四线城市)可以考虑改为修建轻轨、有轨电车或者BRT等。

这一意见出台,部分城市就觉得条件过于苛刻,但其实不是所有城市都需要建造地铁的。首先,地铁造价过于高昂。地铁工程多为地底建设,地底建造成本往往比地面的高出许多。同时,地铁工程路线都比较长,影响范围广,需要对沿线的建构筑物、管线、道路进行拆迁、改造、保护等措施,耗资较大。比如2017年批复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据有关单位计算,每公里地铁的造价就高达8.5亿元。更重要的是,后期的运营成本也是十分高昂。

其次,人口密度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建造地铁的指标之一。根据测算,2018年温州市区常住人口达820万,济南市区常住人口达750万,常州市区常住人口达到480万,以上这几座城市都于近年在筹划地铁的建设并被有关部门予以批准。对比几组也在筹划建造地铁但人口比较稀疏的三、四线城市数据,包头市区人口数量为290万,福州市区人口数量308万,乌鲁木齐市区人口为222万。客流量一旦难以保证,高昂的造价将难以维系,结果就会像包头市于2017年11月,在地铁开工不足百日便被叫停,转而他们开始筹划轻轨等其他公共交通的建立。

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而言,地铁只是一种形式,并非为唯一选择。建造地铁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一、二线大城市加快修建地铁是在有经济能力的条件下最大可能的做出有利于缓解交通,有利于优化城市的结构和布局。但对于产业不够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而言,高昂的造价需要背负更多的压力,计划修建时仍需慎重。因为地方政府的钱再多也是有限的。

最后我们想说我们不能再把地铁作为城市名片了。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