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国企不再“办社会” 社会服务职能谁来接?(3)

在这场旨在帮助国企“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并事关百万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进程中,1.6 万个各级国企所办的社会职能机构涅槃重生或者消失,都需要更多部门层级、更多社会资本,拿出承接的勇气和方案。国企为什么要剥离办社会职能?这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哪些难点?目前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国企剥离办社会案例二:从东风汽车看厂办大集体如何混改

p26-湖北十堰市街头 视觉中国

湖北十堰市街头 (视觉中国)

总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1969年诞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是典型的“三线”企业。

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沿革,所在城市依托功能薄弱,涉及面广、人员多,再就业渠道有限……对志在建设世界一流车企的东风而言,即便在世界500强中位列第81位,旗下品牌家喻户晓,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依然是其面临的艰巨任务。

东风目前承担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管理、退休人员管理、职业学校、医院、社区管理等庞杂的社会职能。其中仅社保与住房公积金、住房维修基金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就达382人。公司服务离退休职工、家属工共6.3万人(湖北省内5.7万人),专兼职工作人员303人。

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状况也十分复杂,涉及9万多户职工,每年补贴费用3亿多元。由于地方市政建设滞后,东风十堰基地、襄阳基地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由公司电网企业、自备水厂和房地产企业提供服务。涉及“三供一业”企业8家,净资产约11.7亿元,在册人员3510人,离退休人员2595人。

东风管理层从顶层设计开始,制定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体方案》,将其作为“十三五”战略课题的专项任务,明确具体问题、改革项目、牵头单位与完成时限,并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重点项目纳入相关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增加权重,落实奖惩。

在“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上,东风鉴于十堰、襄阳基地“三供一业”的特殊性及地方政府接收存在的现实困难,根据企业各自特点选择合作伙伴。如前文所述,相关企业均已移交市场化、专业化机构运营,而不是将矛盾和问题直接交给地方政府,实现了政府、接收企业、“三供一业”企业及职工、业主等多方共赢。

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是东风此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也为中国大量的此类机构转型提供了经验。

厂办大集体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安置返城知识青年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由国有企业批准并资助,成立了大批依附于主体企业的附属厂,这就是厂办大集体。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在此轮国企改革中被视作急需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据孟建民透露,全国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企业2.2万户,分布在30个省(区、市),大集体职工总数36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54万人,退休人员110万人。

东风公司便是这一庞大群体中的一个缩影,以东风公司厂办大集体的集中管理机构东风(十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其所属企业45家,在册在岗职工6687人,已内退与提前休养人员1800人,退休人员10288人。改制涉及企业户数多、人员多、资产总量大,情况十分复杂。

2017年初,东风公司决定由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担任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集团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综合协调、人事保险、财务审计、宣传稳定、业务规划等工作组。2017年8月,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方案经公司批准,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高票通过;9月,通过进场交易,将85%股权转让给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11月底完成改制企业工商变更;12月底完成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新立及新公司事业计划发布。原企业近两万名在岗、内退及退休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至此,东风公司厂办大集体企业改制主体工作已经完成。

新公司加速经营机制转换,对事业计划、组织机构、干部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职能部门减幅40%、部门负责人减幅60%;推行事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制度,选聘31名职业经理人,签订《职业经理人聘用合同》和《职业经理人年度绩效合约》,子公司正职总量减幅22.7%,副职总量减幅64.4%,干部职数减少37.9%。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大集体改革过程中,东风公司主要领导竺延风、李绍烛坐阵一线,广泛听取改制单位干部员工意见,消除顾虑,统一思想,最终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高票通过;东风党委今年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老同志访谈活动,分层次召开137场座谈会、访谈了超过6000名老同志,梳理问题清单45项,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方案解释;深化政企联合工作机制,加大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沟通与协商力度。

在东风方面看来,2018年下半年改革任务依然繁重,还有不少现行政策难以涵盖的难题。“我们将建立容错机制,为改革者鼓劲撑腰,为决战提供思想基础、动力机制和组织保障。”东风有关负责人说。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