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建议把“货币乘数”当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钮文新

供给和需求并行不悖,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孪生兄弟,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为什么现在必须注重需求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改革在不断推进,高精尖产品喜报频传,而消费品关税降低也带给市场一些新的供给,奢侈品价格降低等等。但是,现在经济需求侧指标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比如,体现内需的投资和消费出现增速大幅放缓,消费在GDP中的占比提升仅仅是因为贸易顺差在GDP中占比减少,投资增长乏力,对GDP增长贡献减少,从而显示消费占比较高。

如果内需政策一味偏紧,那供给侧提供的新供给将得不到需求的支持;没有需求支持,新供给又如何发挥效率?如何得到效益?没有效率和效益,供给侧改革成本是不是会大幅提高?当然。如果内需不能被有效释放,新供给会处于压抑状态,投入产出效率低落所对应的就是成本高企。

内需政策的核心动力当然是总量政策——货币政策。笔者同意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最近撰文指出的:经济结构调整不能总是指望货币政策,而更多地应当依赖财政政策。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变成了“保持中国经济总量稳定”的问题,而调结构的任务交给了货币、金融政策,包括最近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而“定向降准”,这实际也是用货币政策调结构,结果很容易事倍功半。

商业金融机构为什么不愿意给中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除非财政原因兜底这部分贷款的坏账,或者让政策性银行去贷,否则商业金融机构不可能给中小微企业低息贷款,也不可能大幅增加贷款数量。那该怎么办?财政为其所鼓励的中小微企业大幅度减税,只有好的盈利和赢利预期,中小微企业才可能产生更大的还本付息的能力,才可能在不断的债务循环中逐步提高信用水平,才可能降低贷款成本。

货币政策应该归回总量政策的本源,并以确保中国内需充足而活跃为己任。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货币政策不具备结构调整的功能,它最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辅助性作用,而更多的必须依赖产业和财税政策。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不恰当地介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甚至去发挥主导作用,会导致经济过调,反而过犹不及。

比如,许多人认为,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真是这样吗?笔者认为这是严重的政策偏差。因为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影响经济的各方各面,偏紧不仅会压制过剩产能,同时也会对压制新供给。更重要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打压了股票市场,打压了股权融资,进而没收企业去杠杆的机会,削弱了创新发展的关键性资本动力。是否应当允许这样的情况长期存在?

所以,中央银行应该为中国经济营造一个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效支持创新发展的货币环境;同时,让货币政策更多地依据国内经济良性循环服务。

建议“改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降低金融去杠杆的目标,中央银行应当考虑把“货币乘数”纳入货币政策执行的中介目标,作为基础货币供给的重要依据。因为,货币乘数本身就是金融杠杆率的代名词,压低货币乘数本身就是金融去杠杆。作为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中国货币乘数应当回到4倍以下。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