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论道 > 正文

陈丽芬:智能制造离不开大数据

经济网讯 在6月30日江苏无锡举办的雪浪大会上,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代表中国的毛纺业分享了对数字革命认识:智能制造离不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离不开大数据,利用大数据  分析优化工艺、优化流程,必将带来一系列的体系变革。

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在雪浪大会交流经验 陈瑜 摄

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在雪浪大会交流经验 陈瑜 摄

阳光集团是一家从事毛纺面料、高档西服生产经营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也是江苏省唯一获得中国质量大奖和全球最大的精纺毛企业。高档精毛纺出口占全国总量的26%,2017年销售5亿元,利税一千万。并荣登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阳光集团就开启了信息化建设的征程,自主成立了研发机构,开发了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以及企业专业的软件工具,先后荣获中国信息化500强、中国两化融合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单位称号,可以说信息化使企业发展如虎添翼。

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指引下,阳光集团非常重视数据的积累和应用,与阿里云团队合作,建造了一个基于ET工业大脑的“纺织大脑”大数据处理系统,并基于此完成了一系列创新。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雪浪小镇名誉镇长王坚博士在走访江苏阳光集团时表示:“从资源的角度来讲,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它的最终价值就是要让其他的生产资料价值最大化。”

目前,阳光集团已实现数据的智能采集及机器换人,建成了衬衣、西服智能化生产线。高端西装的生产线从客户下单到产品出货只需一周时间,既满足了服装生产小批量、多品种、快时尚的需求,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次雪浪大会上,阳光集团展示了探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布匹疵点识别上的应用,同时说明将布匹疵点智能识别系统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必要性。

据陈丽芬介绍,布匹疵点检测共有三道程序:坯检、中检和终检,是纺织行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布匹疵点检测都是由有技术经验的检验员凭眼力完成,而培养一名合格的检验员需要很长的周期;一般情况下,单个检验人员只能完成0.8~1米幅宽的检测,且检测速度为15~20米/分钟。

在阳光集团内部,找疵点的工作一般需要2个人共同完成,一个负责找,另一个人负责做标记,记录数据。按照公司目前几万公里的面料产量计算,就会有近100万个疵点,而要完成这么多的质检,至少得有70~80位员工来完成。

由于人工检测速度慢,布匹的检验和整理环节成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瓶颈,加上劳动强度大、毛纺产品花色丰富、形态多等因素,经常出现检测误差和漏检,使得布匹的质量缺乏一致性。随着产品小批量、个性化的深入,标准数量的增多,检验过程将越来越复杂,仅靠人工已无法胜任这一工作。而研制的毛纺智能检验系统采用机器代人,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寻找疵点,可以节省50%的人力。(陈瑜)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