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证券 > 正文

新三板定增融资减半:企业抵触贱卖 难敌估值走低话语权旁落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如果说新三板两项指数以及二级市场行情不足以反映新三板市场真实情况的话,那么定增则是新三板市场真正的晴雨表。2018年已经过半,上半年定增市场的数据直观的反映了新三板市场如今低迷的现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定增规模仅有379亿,这一数据同比2017年上半年缩水明显,2017年上半年定增市场完成融资的规模为626亿元。

从单月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中仅有3月的融资规模过百亿,余下月份的融资规模均未有破百,其中有数个月份的融资规模仅维持在50亿元左右。

“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单月的数据来看,新三板市场定增都体现着市场情绪的低迷,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情况可谓是非常不妙。”北京地区一家中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6月27日同记者交流时指出。

与此同时,新三板定增市场的数据在因为统计口径设定的原因,在体现市场情况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连续数月定增规模都持续未有恢复,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下市场融资的情绪问题。

规模下降的另一面便是发行次数的一同下降,根据记者梳理,2017年上半年月均发行次数在247次,但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场月均发行次数降到了145。

那么造成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定增市场如此大规模缩水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新三板市场低迷并不是新的问题,自2015年新三板二级市场持续低迷,因此造成2018年定增市场变化不能单一归结于市场低迷的问题上

“2018年新三板市场的情绪到达了一个更低谷,尽管二级市场低迷不是直接造成今年定增变化如此之大的直接推手,但长期以来缺乏赚钱效应逐渐使得二级甚至是一级投资者的热情丧失,进而对定增造成影响。”泽浩投资投资总监曹刚6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数年的低迷在2018年开始出现一些问题,一些优质企业的股价开始接近“仙股”,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价格并不能抄底。

“今年新三板确实有很多优质公司超跌了,但现在就是一个价格陷阱,二级市场特别不好的情况下,这个价格买进去还是会被套,已经脱离了之前投资基础判断。”北京地区资深投资者曹淼告诉记者。

众多优质公司超跌也直接影响了定增市场,新三板企业估值接近历史最低点,但融资话语权已经不掌握在企业手中,二级市场价格低,但企业又不想贱卖股权,这样的博弈下,很多定增融资案就此流产。

2018年新三板市场还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鲜有增量资金进入,而存量资金的主要力量逐渐离场甚至是清仓式的离场。

这其中以公募基金和做市商最为典型,作为重要的市场活跃投资者,公募基金和做市商在三类股东等问题上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数年投资难有收益,众多机构都在纷纷收缩甚至砍掉新三板的业务。

“今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对基金专户产品影响比较大,预计这两年规模会缩水比较厉害,大环境尚且如此,就更难有资金会分流到新三板市场。预计,短期内公募专户产品是不会再将新三板当作是重点的投资领域了。”北京地区一家中型公募专户产品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那么新三板市场目前还有什么资金在参与,根据记者的梳理,VC/PE是目前新三板定增市场的主力军,超过半数的定增份额由VC/PE机构的资金认购。

“新三板市场一级化的特征很明显了,VC/PE 等长期早期的资金还能坚持就说明新三板市场就是一个股权市场。”曹淼对记者表示。

2018年新三板定增市场还有一项特征越发明显,即资金向头部企业靠拢,塔尖20%的企业占据了市场90%的融资额度。

“就新三板市场融资的有效性来说,是要体现中小规模灵活快速的特点,但实际上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融资没有那么难的企业手中,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在2018年却很难拿到钱,新三板市场和A股一样,二八分化,甚至是一九分化的迹象非常明显。”前述北京地区券商三板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编辑:李新江)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