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甘肃 > 正文

榆中县冯湾村:一个“全国文明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经济网讯 六月时节农忙,在“全国文明村”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一幢幢别致的农家小院被周边的绿树掩映着,坐落在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中央。广场旁边的红柱长廊上,老人们纳着凉乐呵呵的看着孙儿孙女嬉闹,有的老人手里拎着当天的报纸,边看边念叨给旁边的老人听,听到新鲜的,老人们就开始议论起来“国家大事”,甚至“国际形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而今天的美丽乡村冯湾村就这样如诗如画的呈现在眼前。

借力区位用资源 发展壮大村经济

来紫堡乡冯湾村位于宛川河下游,距兰州市16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987户3328人,现有耕地3055多亩,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950元,村集体经济和固定资产达到3800万元,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称号,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2017年在榆中县进行五面红旗村评选中一次拿到“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乡村红旗村”三面红旗。

近年来,冯湾村依托距离兰州市区近、榆中钢厂驻村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榆中宏立工贸有限公司,年增加集体收入90余万元; 成立了殡葬服务中心,建成占地300亩的万眼泉园林公墓区,年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建成蔬菜种苗繁育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菜苗,年增加集体收入70万元。2017年,积极响应全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号召,流转土地1600亩,启动投资3.5亿元、以花海为主的西北特色观光旅游“丝路·花千谷”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建成后年增加集体收入100万元。

崇文尚德树新风  改变陋习“换活法 ”

“在过去,村民们生活条件都不好,所以总想着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修整村社道路、创集体产业、找致富门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人们的生活逐渐开始富裕了。可是条件好了,新的问题出现了,一到农闲时间,人们没事做,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喝完酒打架闹事等各种不文明的风气都冒出来了。我们村干部深深地意识到,没有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民风,再好的物质基础也是白搭,甚至有可能越富裕越‘乌烟瘴气’,所以我们开始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崇文尚德树新风’开始,我们逐一改变群众的生活陋习,积极开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五星级文明户’等活动,让人人都争做文明人。”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党支部书记冯人民表示。

在冯湾村道路两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道旗,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文化墙随处可见,群众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接受熏陶。为了让群众在农闲时间有更好的事做,2008年,冯湾村建立了农家书屋,也是全县第一家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挂牌的“农家书屋”。

养牛户梁志龙通过十年的学习,养牛规模也从最初的一两头变成了如今的20多头。“以前闲下来没事做,就打打牌、喝喝酒,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刚开始看看报纸,看看小说,时间长了就开始翻一些农业类的书籍。看了几天养牛方面的书,于是对养牛产生了兴趣,就开始试着养牛。养牛是个技术活,我一直在农家书屋学习充电,这里养殖技术的书籍不但多还定期更新,村里还时不时请县上的技术员来讲课,书屋成了群众家门口的实用学校,真的很好。”梁志龙说。

紧接着冯湾村开始修订村规民约,建设文化墙,制作宣传展板,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成立了以村干部、爱心群众为骨干的志愿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之后,冯湾村建成了一个占地200平方米的道德讲堂,主要用于宣讲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优秀典型事迹。相继建成村级文化健身广场、1000平米的影剧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10余场次,每年举办村民自编自演元宵晚会,成立了3个舞蹈队,每年参加市、县各类文体活动,开展孝道红黑榜、凡人善举榜集中展示活动,利用三下乡活动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技能技术培训以及送春联活动。

54岁的李爱华是村老年舞蹈队的骨干,她正带领村里的老姐妹们为下半年全县“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演出排练。“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就是图个热闹,以前村上也没有这么好的健身广场,想跳跳舞也没这么好的场地。现在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在全县各乡镇巡回表演,咱老姐妹也能露露脸。”

淳朴民风树文明  勤劳致富“活样板”

“以前村里老年人都喜欢打桥牌、玩麻将打发时间,坐上一天腰酸背疼还容易输钱上火,现在每天早晚两次把门前屋后的垃圾清扫干净,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环境,两全其美。”75岁的村民李德发表示。李德发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热心人,一大早又拿着扫帚把门口十几户人家的巷子扫得一尘不染。

2017年,李德发被评为冯湾村“五星级文明户”,李大爷热心邻里的底气更足了,时时处处以文明户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文明户就要有个文明户的样子,给了咱这个荣誉,咱们就要事事做到人前,老人有老人的样子,儿女们有儿女们的样子。每个人都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文明新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李德发说。

在村文化长廊的尽头,一家窗明几净的肉铺子里,一男一女有说有笑的整理着案子上的猪肉。女主人李娟是榆中县小康营乡人,12年前嫁给冯湾村的兰小斌,结婚以来,小两口有商有量、互敬互爱,小日子过的还算温馨。刚结婚时,兰小斌在钢厂打工,李娟在村办幼儿园帮忙。五年前,两人一合计开了一个饭馆。去年开始尝试将饭馆改造后,开始销售猪肉,还附带电商、收发快递、便民取款服务等。“一天能售300多斤猪肉,每天营业额在4000左右。我所有售的猪肉都是北山农民自家养的猪,我们上门去收,一头一头的仔细检查,主要是想着能让左邻右舍都吃上绿色健康的猪肉。现在附近的农户、饭馆都会争着订购我们家的猪肉,日子过的真是越来越有劲儿了!”李娟高兴的说。

因为诚信经营、服务乡邻、勤劳致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等原因,李娟家在2017年也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丈夫兰小斌说:“人就活着一种精神,现在我们的日子过的好了,就想着作为一个文明户,应该有文明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做电商也是有这一方面的考虑,希望帮助村里的群众能够依靠电商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都销售出去,增加收入,带领大家一起勤劳致富奔小康。”

“这几年来,乡里乡亲在身边就有值得学习的榜样,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目的。通过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形式,村委会大张旗鼓地进行道德模范集中宣传活动,形成了人人崇尚荣誉、人人维护荣誉的良好风气。”冯湾村党支部书记冯人民表示。同时,冯湾村还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户、五保户、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作为帮扶重点。

榆中县文明办主任李娟说:“像冯湾村这样的‘文明村’在榆中县还有好多,他们同样影响带动着身边一大批人。2017年,榆中县评选表彰了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首届‘二十四孝模范户’,并积极推荐‘榆中好人’入选‘兰州好人’及‘中国好人榜’,仅2017年推荐上报‘兰州好人’12余名,入选‘兰州好人’9名,入选‘中国好人榜’2名,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000余户。”她表示,近年来,榆中县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这一中心任务,在全县开展民道德培育、崇礼明信、立规树矩、明纪普法、模范引领、环境提升、移风易俗、家风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共享等“民风建设十大行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农村道德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明村创建等为抓手,多载体带动、全方位推进,使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八个一”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挖掘了一大批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先进榜样和道德模范。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和“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教育活动,户户挂家训、家家立家规,每个乡镇打造1个“家训”村,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转久远的优势,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到下一代。 (李开南 赵江梅)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